...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专家们发现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昼夜节律波动现象有关。故此,应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波动规律,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达到最佳疗效。 铁剂:贫血补充血剂,如果晚上7点服用,比早上7...
...小安之间去年冬季之后,鼻塞症状一直不见好转。他听说滴鼻净治疗鼻塞很灵,便去药店买了两支。开始时效果还真不错,但好景不长,一段数时间后疗效越来夜差,甚至鼻塞得更严重。他不得不增加滴药的剂量与次数,以维持原来的效果,可鼻塞还是长期不愈。他到...
...胰岛素一般于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最合适。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吸收很快,半小时开始出现降糖作用,作用最强时间是在用药后2—4小时,持续作用6—8小时。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达最高水平。因此在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既可避免注射后发生反应,也...
...两次。最好将身体上可注射的部位划出许多线条,每条线上可注射4~7次;两次注射点相隔距离最好约两厘米。沿注射线上顺序皮下注射,这样每一点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才接受第2次注射。 通常认为,胰岛素应注射在皮下组织层,而不应注射在肌肉层,因为肌肉...
...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一、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
... 服药时间 根据病情需用要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也是合理用药的要求。古代医家对此很讲究。《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一般中药汤剂,每日早晚二次分服。具体服药时间应...
...综合分析、权衡利弊、选用相对安全的药物;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治疗慢性疾病用药尽量推迟到妊娠晚期;如无明确感染不要注射任何疫苗。如果在早孕期不慎使用了致畸药物,应考虑中止妊娠。 药物对哺乳儿的影响 哺乳期妇女用药后药物进入乳汁,...
...曝晒。 (2)测量体重:患儿入院后,要准确测量体重,以便依据体重估计脱水程度、决定用药剂量。在入院24小时后,应再测体重1次,以后每隔2~3日定期测量1次,直到出院为止。 (3)一般护理:保持清洁,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宜...
...。 (3)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减少辅助用药。 (4)当必须使用哺乳期禁用的药物时,应暂停哺乳。 还有些药物虽然也能引起婴儿药物不良反应,但危害不大,通过调整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比如先哺乳后用药等方法,是可以慎重使用的。因此,哺乳母亲患病后,能...
...日前,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传出消息,该院内分泌科在对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调查中发现,有70%的糖尿病人不能完全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长期而规范的治疗,存在私自乱用药或盲目服用保健品的问题,导致部分病人产生了严重后果。医生指出,患者随意乱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