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讨论了太阳病的病机,现在又谈论了太阳病时相,应该可以给太阳病作一个总结概括,看看太阳病的要素有哪几点,或者说太阳病最一般的东西有哪些。依我所见,太阳病的要素应有如下三点:其一,病位在表。也就是说太阳病的定位主要是在表系统里,表是...
...阴毒血证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主之。”临床表现为“咽喉痛,面目青(斑色晦暗),周身疼痛如棍棒拷打,不唾脓血”。其证机为血寒凝涩,气血不通...
...1949年后有排印本。 《敖氏伤寒金镜录》书籍目录内容来自:【中医宝典】 作者:杜本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41年 续刊伤寒金镜录原序 原序 原序 伤寒用药说 第一·白苔舌 第二·将瘟舌 第三·中焙舌 第四·生斑舌 第五·红星舌 第六·黑...
...舌苔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桔梗、炙枇杷叶证。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5克,厚朴10克,炒苏子10克,茯苓12克,桔梗10克,炒杏仁10克,炙枇杷叶10克,生姜15...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
...方但治心中悸而烦)病源伤寒三日,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痛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故皆可汗而解。(出第七卷中)仲景伤寒论,疗太阳病三日发其汗,病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调胃承气汤方。甘草(炙...
...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其道,名曰∶漏泄。其病则肘掌痛,食先吐而后下,气不续胸膈间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出第四卷中千金同)千金论曰∶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
...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
...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
...汉长沙着《伤寒论》,以治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非仅为寒邪而设。然则其书名伤寒何也?盖缘十二经脉,惟足太阳在表,为寒水之经,凡六淫之邪为病者,皆必先伤于寒水之经,故曰伤寒。今人都以寒水之寒字,误为寒热之寒,若此则伤寒之书,专治寒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