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一)利五脏,久食亦发热黄。〔心·嘉〕(二)子∶食之润肺,热上焦。若和热炙肉及热面食之,令人患热毒黄病。〔心·嘉〕(三)(叶)∶卒呕 不止、不欲食。〔证〕(四)又,煮汁饮之,止渴。偏理肺及肺风疮、胸面上疮。〔证〕《饮食须知》枇杷味甘酸,...
...目录 《外台》黄耆十味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黄耆十味散【别名】黄耆散【处方】黄耆5两,苦参6两,玄参6两,附子3两(炮),大黄3两,干姜2两,猬皮(炙)2两,黄连4两,槐子6合,猪悬蹄甲1具(炙)。【制法】上为散。【...
...寒热偏并过不及之失也。正气补虚(汤)参藿朴, 地芎茯等分各,桂归芷味木丁姜,附术夏草减半勺。人参、藿香叶、浓朴、黄 、白芷、当归、熟地、川芎、茯神各五分,肉桂、五味子、白术、半夏、附子、丁香、木香、干姜、甘草各二分半,姜枣空心煎服。治内伤饮食...
...、泡通珠、边天蒿、通天大黄(《湖南药物志》),土霸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号桐树(《江西医药》(7):371,1966)。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带根全草。5~10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体带有白粉,折断后有...
...消石矾石散(金匮) 治肾瘅额上黑。硝石 矾石(皂者等分)为散。大麦粥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大黄硝石汤(金匮) 治黄瘅腹满。小便不利自汗。大黄 硝石 黄柏(各四钱) 栀子(七枚)上四味。水煎去滓。...
...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叶片。 【性味】《陕西中草药》:"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散瘀,止血。治感冒,筋骨疼痛,痈疮肿毒,跌打创伤。①《分类草药性》:"敷肿毒。"②《福建民间草药》:"预防...
...三二八引《卫生家宝》▼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黄耆地黄丸【处方】黄耆2两(锉),生干地黄2两(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干姜1两(炮),当归(焙)1两,大黄1两半。【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治食已即吐。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调胃承气(汤)硝黄草,甘缓微和将胃保。(用甘草缓硝、黄留中泄热,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胸痛(热邪已结)不满(痛而不满,邪结在血...
...目录 《外台》黄耆贴 《医心方》黄耆贴 《外台》黄耆贴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外台》卷二十四引刘涓子方:黄耆贴【处方】甘草(炙)、大黄、白蔹、黄耆、芎䓖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鸡子黄和如浊泥,涂布上。【功能主治】痈肿有热。【用法...
...甘草 枳实 升麻 干地黄 黄芩(各二两) 麝香(二分) 前胡(三分) 犀角(六分)大黄(十分)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下大黄一沸,去滓纳麝,分三服瘥止,不限剂数,此方世所不传,神良。(《外台》无黄芩。深师加黄芩、麻黄、白薇、枳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