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酒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产妇努力太过,中气大伤,不能统运营血,故胁肋胀满,腹痛不止。人参补中气之虚,厚朴散腹胁之满,当归养血以荣经,陈皮利气以和胃,茯苓渗湿气,炙草益胃气,煨生姜温胃散滞气,砂糖灰去宿生新血以行血滞也。...
...目录 《洞天奥旨》泻导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洞天奥旨》:泻导汤【处方】石膏3克 茯苓6克 滑石6克 泽泻4.5克 甘草1.5克 黄柏 贝母各3克【功能主治】治口生疳疮。【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目录 《直指》导毒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直指》:导毒丹【处方】紫草、瓜蒌(连皮)。【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痈疽大便秘。【用法用量】新水煎服;或用黑豆1盏,入生姜、紫苏煎汤服。【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八五...
...目录 《诚书》导膈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诚书》:导膈饮【处方】紫苏5分,枳实5分,陈皮5分,栝楼仁5分,葛根5分,香附5分,茯苓5分,甘草(炙)3分。【功能主治】伤食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二...
...一味.可以两收散热导湿之功.服文蛤散不瘥.复用五苓散者.以既得文蛤咸寒之性.清热导湿.免致增逆矣.而表阳不宣.水无出路.文蛤不堪再任.则仍取五苓宣阳逐水.此救逆之次第也....
...八正散 代赭丸 当归黄连丸 导滞汤 大顺散 地榆散 豆蔻燥肠丸 二宣汤 二宜汤 和胃散 厚朴去干姜汤 黄连枳壳汤 进食圆 龙虎丹 没食子丸 没食子圆 小驻车圆 方剂主治:腹痛后重 地榆散 二宜汤 黄芩芍药汤 没食子丸 芍药汤 四神治痢丸 ...
...目录 《济阳纲目》导赤五苓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阳纲目》:导赤五苓散【处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官桂、生地黄、木通、甘草各等分(一方无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用法用量】水煎服。...
...目录 《竹林女科》导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竹林女科》:导经汤【处方】香附1钱,乌药1钱5分,当归1钱,木香(不见火)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调,气滞腹痛,及血海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目录 《医统》导水饮子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统》:导水饮子【处方】吴茱萸3钱,黄连1两,茯苓1两,苍术1两,滑石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水饮肿胀。【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车前子、灯心汤送下。【摘录】《...
...温辨治。 王氏认为,湿温虽属外感时令之邪,但必先内蕴湿热。其发于夏者,多挟暑热;发于秋者,多由新凉引动。其认为,湿温的病机特点,一为湿热交蒸,一为邪滞互阻。临床辨证应分析湿热之偏胜,邪滞之深浅;其论治,以分化湿热、消导肠滞为要。其认为,湿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