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母 草果 贝母 白芷 槟榔(各一钱) 乌梅 柴胡(各一钱,用酒拌) 常山(二钱)温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名牡疟,宜柴胡姜桂汤,此温经也。下 热多寒少,目痛多汗,脉大,以柴胡微利为度。余邪未尽,白芷、石膏、知母三物汤以尽其邪。调经 风暑...
...茱丸治之。乌头桂枝汤桂枝 赤芍药 甘草(炙) 乌头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乌头桂枝治寒疝,解表温中法最良,广桂枝同赤芍药,乌头甘草引生姜。金茱丸金铃子肉(一两) 吴茱萸(五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数丸,盐汤下。...
...青身冷、苔白脉迟;热闭者多见面赤身热、苔黄脉数。治寒闭宜温开宣窍,须配袪寒药同用;治热闭宜凉开宣窍,须配清热药同用。本类药物,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久服泄人元气;而且辛香走窜,对于大汗亡阳引起的虚脱及肝阳上亢所致的昏厥,都应慎用。...
...针书云:泻合谷、补复溜,可以止汗;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余曾以合谷配复溜治两例肾虚感寒者,俱以平补平泻而立竿见影。例一 凤某正当中年,体质素健。于1971年8月13日深夜一时许,遣人叩门邀诊。其时正值秋令燠热,而患者自裹棉被犹浑身颤抖...
...《序例·本草纲目》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十剂 通剂 补剂 泄剂 轻剂 重剂 涩剂 燥剂 湿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
...温散诸方:麻黄汤(散一) 大温 凡太阳阳明伤寒,而阴邪甚者宜此。桂枝汤(散九) 大温 凡太阳中风兼寒有汗者宜此。麻桂饮(新散七) 大温 凡伤寒初感,邪盛气实者,无论诸经四季,先宜用此。二柴胡饮(新散二) 微温 凡邪感三阳,及三阳并病,寒...
...气热,味大辛,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阳也。散肺气,与五味子同用,能治咳嗽。与实阴药同用,能治血虚发热。入肺药中,能利肺气。入肾药中,能燥下湿。引气药入气分,引血药入血分。主治沉寒痼冷,肾中无阳,脉气欲绝者,黑附子为使。又云,发散寒邪,不可...
...采用抱膝器外固定,中医内服外敷及适当的早期关节活动综合治疗1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4岁,平均52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其中横型骨折15例,纵型骨折1...
...胡芦巴味苦,性大温,属温热药。有温补肾阳,散寒除湿的作用。葫芦巴最常用于治疝气寒痛。对因盱肾虚寒冷气而致的疝气疼痛,睾丸坠痛,小腹症瘕,睾丸肿痛,寒冷等症。 胡芦巴味苦,性大温,属温热药。有温补肾阳,散寒除湿的作用。葫芦巴最常用于治疝气寒...
...者同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虽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皮、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足也。若世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伤入里。里又未大。甚而脉在肌肉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