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版本_【黄帝内经】

...内经就是这个版本,金元明清的医家,注解内经时,也都采用这个版本。 内经“刺法论七十二”和“本病论七十三”两,在王冰注释时已经失传。北宋林亿校正素问时,曾提及当时有素问亡的流传,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附有此两原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3.html

中医词典拼音W:_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腹痛,泄泻,痢疾,痛经,疝气,腹胀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外廉人体部位名。见灵枢·经脉。指外侧缘。外劳宫经外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194-2-10.html

喜怒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甲乙经卷九五。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怒,肝木也。食,脾土也。今木克土,故怒不欲食,宜补足太阴。肝足厥阴,怒也。足少阳,多言也。故泻少阳也。平按:“足少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16.html

阴阳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寿夭刚柔)。素问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2.html

内经评文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 通天七十二 卷十一 官能七十三 论疾诊尺七十四 刺节真邪七十五 卫气行七十六 九宫八风七十七 卷十二 九针论七十八 岁露论七十九 大惑论八十 痈疽八十一 跋 ...

http://qihuangzhishu.com/712/index.htm

厥逆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自篇首至“立快者是也”,见甲乙经卷七三。自“内闭不得溲”至末,见甲乙经卷九十。厥逆为病也,足暴凊①,胸若将别,腹若将以刃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小大皆清缓,取足少阴,凊取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34.html

中医词典拼音M:_中医词典k~l~m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名。即初生不啼。济阴纲目·保婴经验方:“初生不能发声,谓之梦生。”详见闷气生条。梦做梦,梦见。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爇。”又:“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素问·脉要精微论:“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孟有章清代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4/191-3-4.html

中医词典拼音S: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伤寒歌诀),未见行世。石㈠(shí,音时)①指石针。素问·五脏生成:“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②用石针砭刺。素问·腹中论:“灸之则喑,石之则狂。”③坚实。灵枢·天年:“其肉不实,数中风寒。”④脉象的一种。即石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8.html

大戴礼记在线阅读

...怀疑。 二、内容及资料来源 大戴礼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汉书。艺文志1709页)所著录的时代较早的杂集131。然而,大戴礼记中有些篇章的撰写可能在礼记已经编纂成书之后,例如,大戴礼记46篇首有一礼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74.html

刺疟节度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过之则失时”,见素问卷十三十六刺疟,自“疟不渴”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素问·刺疟,惟文义略有不同,又见本书二十五卷十二疟。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七五。疟病脉满大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45.html

共找到510,1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