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读解

...本章紧接上章,孟子因此接着说:“天下有了正常的道路,小的规律就服从于大的规律,有小贤的人就服从于大贤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有东升西落这样的大的规律,因此作为一个人的规律就是小的规律,而小的规律是要服从大的规律的。因此,有小贤的人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78.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的时候,好象是属于以礼对待的那种人,可是您却不搭理他,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凭仗着自己是贵族而问,凭仗着贤能而问,凭仗着是长辈而问,凭仗着有功勋功劳而问,凭仗着有老交情而问,这些我一律都不回答。滕更在其中...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93.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译文

...齐宣王想缩短丧期。公孙丑说:“只服丧一年,还是比不服丧要好吧?” 孟子说:“这就好象有人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劝‘你慢一点,轻一点’一样,应该教育他孝顺父母,恭敬兄长。” 王子中有死了母亲的,他的师傅为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说:“象这种...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89.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读解

...本篇本章是接着养浩然之气而讲的个人的修养问题,仍是对行为方式的讨论。孟子的学生陈代劝说孟子委屈自己去见诸侯,即使不能成就王道,也可以富国强兵而称霸于世。而孟子则认为,“枉尺而直寻”乃是就求利而言的,如果有利益,不论是屈曲一尺而伸展八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53.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 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请教老师:棺木似乎太好了一点吧!”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93.html

孟子思想:性善与性恶_儒家_【文学360】

...先秦儒家对于人性善恶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8.html

孟子先师庙(孟轲庙)_儒家_【文学360】

...据传,孟子在游说各国期间,从齐国到魏国,途经干城(今市区孟轲村)被大雨所阻。 当时孟子声望颇高,一时间奔走相告,轰动全村。孟子住处门庭若市,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 孟子见此人如此好施乐道,决定留下讲学数日。干城人也以此为荣,于是就在孟子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4.html

苏洵生平

...大事年表 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57.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读解

...公元前286年,齐又灭“五千乘之劲宋”,使得“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就是在这种齐国最强大之时,孟子对齐宣王说了一番“爱民”的话。这不是孟子痴心妄想要改变齐国的政策,而是孟子对当时战争的残酷的痛心疾首。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6.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解析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任任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的。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73.html

共找到12,6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