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 (一)诊断学的研究与发展 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一)诊断学的研究与发展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在遣方用药上,强调勿胶执,方应适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6.html

吴瑭 简历_【中医宝典】

...晚年著《医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时医弊端,阐论医德,亦为世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35.html

李玉奇_2011年2月8日 国医大师李玉奇病逝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之一,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的“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打破了胃癌不可逆的说法;他潜心研究舌象,舌诊堪称一绝。李玉奇教授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将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中医药事业。据悉,李玉奇教授的追悼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yuqi/1118-3-0.html

图说中医之(三)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她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3.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叫秦越人的医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人们尊为神医扁鹊。他所著的《中医基础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提高。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1.html

扁鹊故里的传说_【中医宝典】

...当作手术台的大青石称为“石炕”。 村名神头与扁鹊是否有关呢?导游小姐讲起了村名的来历:扁鹊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引起了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嫉妒,他自知医术和扁鹊相差甚远,便对扁鹊下了毒手,派人把扁鹊杀害于秦都咸阳,人们满怀悲痛,不远千里,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3.html

隋唐五代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中不仅有苏敬等《新修本草》的编撰者,孙思邈、孟诜、陈藏器等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时期药物学的进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和产地的扩大这一时期本草文献所载药物救量上远远超过前代。《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6.html

卢照邻铁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847.html

张仲景规范了中医几千年的“诊疗标准”_【中医宝典】

...张仲景学术研究者众多,形成了独具影响力的“伤寒学派”。 张仲景不仅仅在学术上有很大的贡献,他还具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他在习医、行医中也发现了从事医学事业的乐趣,“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在长沙当太守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82.html

张伯礼——中医药行业大忙人_【中医宝典】

...设立了“勇搏”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言传身教,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40多名。如今,他培养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很多都成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忙临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张伯礼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患者中有口皆碑。“贤以弘德,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84.html

共找到2,6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