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伤寒候妇科心镜 上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热。干地黄一钱 大黄 黄连 黄芩 柴胡 白芍药 甘草各七分上咀,水盏,煎七分。温服,取溏利,汗出解。烧 散男子新瘥,妇人与之交合得病名曰阳易。其证里急,腰胯及腹内痛,身重,宜服此。男子 裆烧灰为末,以水调方寸匕,服之即愈。青...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216.htm

消渴病诸候_《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消渴候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及至年衰,血气减少,不复能制于石。石势独盛,则肾为之燥,故引水而不小便也。其病变多发痈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不引,血气壅涩,故成痈脓。诊其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623-9-2.html

丹毒诸候一十三_《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丹候丹者,人身体忽然 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脓血数升。若发于节间,便断人四肢;毒入腹,则杀人。小儿得之最忌。二、白丹候白丹者,初发痒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623-35-2.html

产难_《妇人大全良方》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产难之由有六,所受各异,故治疗之方不同。今具言之,以开世惑妇人以血为主,惟气顺则血顺,胎气安而后生理和。今富贵之家,往往保惜产母,惟恐运动,故羞出入、专坐卧。曾不思气闭而不舒快,则血凝而不流畅,胎不转动。以致生理失宜,临产必难,...

http://qihuangzhishu.com/621/691.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_【中医宝典】

...《伤 寒 》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原方治病,而且还把其中一些方剂制成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7.html

狂_《广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由邪并于阳 狂病者,由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风邪入血,使人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若虚,则令血气相并,气并于阳则为狂发,或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是也。《病源按∶此本于《调经》、《阳明脉解篇》及《癫狂篇》等。主于热 夫外清而...

http://qihuangzhishu.com/483/49.htm

《伤寒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发斑治法小儿证附 卷第五 天行温病 辟温疫 青筋牵证 赤脉KT证 黄肉随证 白气证 黑骨温证 温病哕方论 黄病证 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 败坏别行方 小儿伤寒证 卷第六 伤寒方 妊娠方 伤寒暑通用刺法 伤寒死生候 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ongbinglun/index.html

《中藏经》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华佗·东汉 简介 序 卷上 人法于天地第一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生成第三 阳厥论第四 阴厥论第五 阴阳否格第六 寒热第七 虚实大要第八 上下不宁第九 脉要第十 五色[作绝]脉第十一 脉外内证决第十二 生死要第十三 ...

http://qihuangzhishu.com/161/index.htm

方论十九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卷 佚〔疟并方〕隋志卷 佚〔要方〕隋志卷 佚〔范氏世英千金方〕隋志三卷 佚〔徐王方〕隋志五卷 佚〔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隋志十卷 佚按东海徐熙字仲融。以医着于晋宋间。奕叶相传。至之才六世。并其族祖叔向及嗣伯为八世。之才撰其传家...

http://qihuangzhishu.com/485/83.htm

胎动欲堕_《妇人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煎最妙。如不应,而胀痛上逼,势不容缓者,急用平胃散一两,酒水各半,投朴硝五钱,热服之。或用朴硝一两,以童便调服,则逐而下矣。下后随证调补之。如无胀急,则但用决津煎加朴硝,则死胎自下。平胃散见安胎气血衰弱,无以滋养其胎,或母有弱,度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gui/717-6-11.html

共找到551,2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