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华旦措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藏医家。西藏人。世业医,其父第·嘉华桑布为著名藏医,着《医学实践》。华旦措榭幼承庭训,亦精医。着《藏族简明医学史》、《根本医典概述》、《八支药诊史》、《尿诊释义》、《后续医典诠释》、《八支医学释难》等。其门生甚众。著名者有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37.htm

第三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共十七字。敦煌本、遂州本、顾欢本无“常无欲”三字,余各本与河、王本略同。英伦、敦煌二本“焉”作“之”。“而”字,御注本、敦煌本无。此三句严可均失校。 又案:此三句必非老子本文。“常无欲,可名于小”,当为首“常无,欲观其妙”之古注。法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0.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说“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的‘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第365页)不过,张先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第五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式,法也。”周书谥法:“式,法也。”广雅释诂一:“式,○也。”诗下武“下士之式”,传:“法也。”经文二十二“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易顺鼎曰:“‘式’即‘栻’字。广雅:‘栻,梮也。’梮有天地,所以推阴阳,占吉凶,以枫子枣心木为之。汉书王莽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5.html

第六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破”与傅本作“判”。范曰:“判,分也。王弼、司马公同古本。”是范所见王本作“判”。“泮”“判”字通。遂州、邢玄、磻溪、楼正、柰卷、河上、严、顾、赵及治要引均作“破”。又“脆”字,敦、遂二本作“毳”。释文曰:“河上本作膬。”又七十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0.html

失血_《医学见能》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香附(三钱) 麦冬(三钱) 杏仁(三钱) 蒲黄(一钱) 枳壳(一钱) 甘草(一钱)歌曰∶失血头痛外感伤,藕芩地芍与麻黄。归芎香附丹蒲杏,枳草和冬煮与尝。吐血口渴,脉洪数而溺赤者,火热伤阴分也。宜加味四生丸。生地(三钱)艾叶(一钱) 柏叶(三...

http://qihuangzhishu.com/824/39.htm

老子·道经·第二解读

...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9.html

第六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同。又“我有三宝”,傅“我”作“吾”,柰卷上有“夫”字。案作“持而宝之”是也。 蒋锡昌曰:“持而宝之”与九“持而盈之”文法一律。广雅释诂:“宝,道也。”檀弓“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郑注:“宝谓善道可守者。”六十二“道者……善人之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3.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第四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惟“长”作“修”,淮南书讳父名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身、亲韵(真部),货、多韵(歌部,货,平声),亡、病韵(阳部,亡,平声、病音旁)。爱、费韵(脂部,爱音懿),藏、亡韵(阳部),足、辱韵(侯部),止、殆、久韵(之部)。姚文田分足、辱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0.html

共找到26,0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