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第一阶段: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1960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报告了对急腹症等外科疾病采用了西医辨病、中西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综合疗法,将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大量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六十年代中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3.htm

外科启玄》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锲斗垣申君校正外科启玄序 序 校正外科启玄自序 外科启玄附痘科序 后序 卷之一 明疮疡标本论 明疮疡脉理论 明疮疡是阴阳相滞论 明疮疡分五善七恶论 明疮疡原无定处论 明疮疡色脉形症当参相应论 明疮疡部位所属经络论 明疮疡生十二经络当分气血...

http://qihuangzhishu.com/730/index.htm

金蚣丸_《外科十三方考》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一部分,与蟾酥丸处方亦小异大同,其为外科之重要方,可想而知。且此方之前数味,乃“神授卫生汤”药味,功能宣热散风,行瘀活血,解毒消肿,故为外科门中之首要方,且较金蚣丸尤为周到而踏实。编者每于用金蚣丸处,皆易以此方者,亦以其周到而踏实也。吾蜀梁山...

http://qihuangzhishu.com/886/23.htm

外科全生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quanshengji/index.html

总论_《外科启玄》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其奥.未尽其传.余虽不敏.详之至微其理.大至痈疽.小至于痤痱.无不选其精秘.然方法无不择其良验.故云之外科启玄.又图之形症.鸣之经络.施之治法.后学人可一览而即为上志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30/82.htm

用针勿忌尻神_《外科选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立斋曰∶针灸之法,有太乙人神周身血忌。逐年尻神,逐日人神。而其穴有禁针禁灸之论。犯者其病难瘳,理固然也。但疮疡气血已伤,肌肉已坏,急宜迎而夺之,顺而取之,非乎人针灸之比,何忌之有?《外科精义》云∶疮疡之症,毒瓦斯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

http://qihuangzhishu.com/885/59.htm

血瘤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血瘤为瘤的一种。 【血瘤】 瘤的一种。呈半球形或扁平状隆起。边缘明显,质软如绵,或软硬间杂,表面色红或紫红色,也有肤色如常者,压之可暂时缩小或退色,擦破则出血难止。《外科正宗》:「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肿曰血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0.html

代针散_《外科十三方考》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患处,约一日间,疮头即自行穿溃,或用黄蜡捻作麦粒大,令其两头有光,每服三粒,黄酒冲服,见汗之后,疮头即穿。如遇皮浓之疮,须用铍针刺开少许,再敷此药,如未成脓,则此药不可用,否则等于活剥龟壳。许琏外科证治全书中有“咬头膏”方,专治痈瘤脓熟不溃,...

http://qihuangzhishu.com/886/30.htm

嘱言_《外科十三方考》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易之。”又医药编有云∶“一人患疟,久不愈,以金蚣丸投之,疟止”云云。黄氏为明季万历丙辰进士,折肱漫录成于崇祯乙亥,是外科十三方之来,当不始自清代矣。...

http://qihuangzhishu.com/886/2.htm

0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要点: 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学疾病命名、基本术语 要点: 1.疾病命名原则 2.基本术语:疡、疮疡、肿疡、溃疡、胬肉、痈、疽、根盘、根脚、应指、护场、袋脓、痔...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15.html

共找到16,7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