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医药简史_【中医宝典】

...言论和书本记载并重,不是没有原因。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在疾病作斗争中,创造了自己民族医药,这些极为丰富医药资料,虽无文字记载,但经千百年“口口相授”和“代代丰富”创作过程,以口碑文献特殊形式传承不衰。通过对“口碑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54.html

揭开中国民族医药新篇章_【中医宝典】

...发展。少数民族卫生工作内容广泛,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他为继承、发扬民族医药学殚精竭虑精神,迄今仍然清晰地印在我心中。 崔部长根据少数民族地广人稀,具有大分散、小集中,散居中有聚居特点,始终坚持实地考察,现场调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00.html

气候变化养生_【中医宝典】

...气候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我国医学在防病保健上很强调气候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离和真邪论》也说:“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都强调防病治病必须掌握季节变化规律和气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38.html

民族医药走入都市生活_【中医宝典】

...医药卫生事业迫切需要,是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医药事业恢复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藏、蒙、维吾尔等过去有医药文献民族医药建设了医疗、教学、科研体系,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医药、苗医药、土家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3.html

傣族医药概述_民族中医傣医_【中医宝典】

...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疾病。傣医治疗疾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治法外,还有一些独特治疗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4.html

第五章壮族医药初步形成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以及明清时期中医壮医互相渗透,使壮医迅速发展,壮医理论开始萌芽,药使用品种范围更加扩大,用药经验日趋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08.html

第九章第二节医药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3)_【中医宝典】

...10.药外洗(熏洗)疗法 药外洗在壮族民间是极为常见一种治疗方法,它采用多种药物煎水洗浴或熏蒸以治疗外感症、内伤症、风湿症、麻痹症、急痧症等临床各种疾病,疗效确切。如农支用药走马箭全身熏洗配合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0例,血压、水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3.html

中国回族医药回民医院简介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中国回族医药历史发展创始于唐,发展于宋,兴盛于元,衰落于明清。但由于中国回族人数多达千万,其生活卫生习惯汉族其他少数民族大有不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回族聚居地区又相继成立了不少回族医院,为广大回族人民防病治病。北京市回民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84.html

秦汉时期早期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汉书·游侠传》),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央和地方,都城各地地区之间医药学术经验交流。汉设“本草待诏”一职,从全国诏精干本草者待命,虽非为交流而设,但各地精本草者汇集京城,自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7.html

苗族医药形成以及发展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记载说明了苗族用菖蒲治病情况,也说明了产地药品质量关系。《滇南本草》(于怀清本)有灯盏花主治“左瘫右痪,风湿疼痛”记载,是据云南邱北县苗医经验收载。《植物名实图考》也收载了不少苗药,如白及条有“白及根苗妇取以浣衣,甚洁白,白及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19.html

共找到1,031,8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