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疮肿候入式法_《外科精义》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术】

...甲乙》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惠》、《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首载候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脉源,后明脉之名状、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

http://qihuangzhishu.com/852/2.htm

《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一、诊断学原理 二、诊断学原则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望排出物 五、望小儿指纹 第二...

http://qihuangzhishu.com/92/index.htm

气质望法相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薄.血清浊.气滑涩.脉长短.血多少.经络数.营卫度.又各不齐.扩而充.则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岂仅阴阳五人.五五二十五人而已哉.变化盖无穷矣.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四时.五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17.html

寸、关、尺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结合分析,才能得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unguanchi-1252.html

小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三部,以定至数为主。亦有用食指直压三关,或用食指拦度脉上而辗转以。对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察三部;七、八岁小儿,则可挪动拇指三部;九至十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十五岁以上,可按成人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指法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一寸,为十分之一。,为一寸九分,即寸口脉。每个患者均以此比例法取脉。所以,其一寸九分是固定值。 一般讲,临之时,医者无暇准确测量寸口脉长度,仅凭经验即可落指。寸口脉长的,医者三指之间可宽松一些,寸口脉短的医者三指之间紧凑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指纹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指纹主要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zhiwen-1436.html

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以知病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言九候之中,而复有七之法,谓脉失其常而独大者、独小者、独疾者、独迟者、独寒者、独热者、独陷下者,皆病所在...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8.htm

的起源与发展(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宋金时期,舌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家的重视,如朱肱在《活人书》中说:“背恶寒有两证,三阳病背恶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千也。少阴病背恶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别。”前者属热证,后者属寒证,是以口干舌燥有无来分辨热证和寒证。 钱乙在《小儿药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1.html

指甲月牙诊病不可靠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假象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内在表现常能如实反映疾病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为主要依据。要准确诊断,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综合分析。望月牙属于中医望诊中局部望诊的望爪甲范畴,算是望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00.html

共找到458,6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