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症,小儿吸收障碍综合征 肠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指小肠消化及(或)吸收功能减退,使肠腔内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不能被顺利转运至体内,而从粪便中排出,使患儿发生营养缺乏。常为多种营养成分...
...(一)发病原因 凡可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过程3个时期(腔内期、黏膜期和运转期)中某个或几个环节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糖吸收不良主要是小肠黏膜缺乏特异性双糖酶,使食物中双糖不能充分被水解为单糖影响其吸收,也...
...~3周各采血一次进行下列试验。1.显微镜凝集试验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用标准株或当地常见菌侏作抗原,分别与病人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在37℃作用2小时,然后滴片作暗视野显微检查。若待检血清中有某型抗体存在,则在同型抗原孔中可见钩体凝集成团,形如...
...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颗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 部分病例尿及脑脊液可轻度异常。 (二)血清学检查 常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
...外斐反应 临床意义外斐反应是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试验,属于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凝集效价OX19≤1:80 OX2≤1:40 OXk≤l:40 如果凝集效价大于40,再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立克次体感染。增高常见于斑疹伤寒,双份血清检测后一次...
...患者如果既无高血压,又无低血钾,则此意外瘤分泌醛固酮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病人存在高血压和(或)低血钾,应进一步测定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如果立位血浆醛固酮(ng/ml)/肾素活性[ng/(ml·h)]比值>20,则高度怀疑原醛。经钠负荷试验...
...诊断试验不同于筛检试验处是,筛检试验把病人及可疑病人与无病者区别开来。诊断试验则是进一步把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区别开来,(一)诊断方法1.诊断指标 可以分为三类。(1)主观指标:指由被诊断者的主诉而确定的,如不舒服、头晕、头痛、...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
...本病又称双糖不耐受症,系指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小肠黏膜刷状缘双糖酶缺乏,使双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进食含有双糖的食物时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婴儿因为遗传的因素可有蔗糖酶及异麦芽糖酶缺乏。蔗糖-异麦芽糖吸收不良的缺陷主要在蔗糖,而...
...许多疾病都有类似嗜铬细胞瘤表现,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 1.原发性高血压 某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现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表现为心悸、多汗、焦虑、心输出量增加。但患者的尿儿茶酚胺是正常的。尤其是在焦虑发作时留尿测定儿茶酚胺更有助于除外嗜铬细胞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