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医案—痹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张令施乃弟。伤寒坏证。两腰偻废,卧床彻夜痛叫,百治不效,求诊于余。其脉亦平顺无患,其痛则比前大减。余曰:病非死证,但恐成废人矣。此证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今痛觉大减,实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77.html

传经解_伤寒说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也。若但是经病,则全统于太阳一经,不必另分立六经之也。此义自仲景而后,千载无知者。郊倩程氏,比之诸家,微有一线萤光,而误以脏腑之病为经证,因谓伤寒不传经,谬矣。至嘉言辈,醉魔迷蒙,其于此理,一字不解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5-5.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四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编综合性医书。二卷。清·曾懿撰。刊于1906年。作者鉴于当时世医伤寒、温病分辨不清,以致误治甚多,故着重将伤寒、温病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卷一伤寒、温病证治,主要参考伤寒论温病条辨。卷二为内科杂症、五官科、妇、儿、外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4.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后劳复等病的证治以及汗、吐、下等治法应用范围和禁忌证。后世多数学者认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及“痉湿暍、“汗、吐、下可与不可”等条文非仲景笔,系王叔和编撰增入,故自明代以后多删而不录。 二、伤寒论主要贡献 该书是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徐荣斋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如有神”,中医经典著作,特别是内经有较精深研究。著有重订通俗伤寒论妇科知要内科精要汇编精研内经理论,硕果累累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渊薮,不仅在中医学术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临床治病中也有重要指导价值。...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rongzhai/index.html

黄竹斋与针灸经穴图考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1937年间,黄竹斋在中央国医馆和卫中署中医委员会会议上,就中医教育等问题提出多项议案。 中国针灸学专门学校师生合影 三、主要著作 黄氏一生著作很多,有五十余种,如针灸经穴图考针灸经穴歌赋读本校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伤寒杂病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7.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一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问答体例剖析伤寒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十五,释伤寒论113方;卷十六-十八,载各家伤寒方,计126首;卷十九-二十一,介绍妇人和小儿伤寒及治疗方药,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伤寒十劝。全书仲景学术颇多发明,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1.html

嘉言瘟疫论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正气充塞其间,俾疫气潜消,乃位育之实功耳!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饮芳香之药,上已采兰草以袭芳香之气,重涤秽也。后汉张仲景着伤寒论,欲明冬寒春温夏秋暑热之正,自不能并入疫病,以混常法,至理已毕具于脉法中。叔和不为细绎,乃谓重感于寒,变为温疫。又...

http://qihuangzhishu.com/778/108.htm

简介_唐李问

...说:“一书,兴废得失,事宜情实,灿然华举,皆可垂范将来”。郑谖在井观琐言中也断言,一书虽属假托,亦“必出于有学识有谋略者之手”。我们认为,一书确实是我国古代一部有价值兵书,它对于我国军事学术研究是有贡献。...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592.html

名医-李东垣_【中医宝典】

...张氏各种医学技术,除精通内科外,还擅长外科、五官科和针灸各科。他在医学上主要贡献,是在金元各派学术争鸣过程中,通过自己临证实践,创制并逐步完善了“补土派”理论,为充实和发展中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著作有脾胃论成书于公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67.html

共找到1,092,4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