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魏氏家藏方》补泄防劳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补泄防劳丸【处方】木香(不见火)12分,槟榔12分,大黄(生)12分,大麻仁12分,枳壳(麸炒,去瓤)1分,桂心(去粗皮,不见火)1分,萆薢1分,牛膝10分(酒浸)...
...【脉】脉疾身多动,音声响亮,暴注下迫,此阳也、热也。脉沉细疾,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气息,此阴也、寒也。【因】湿多成五泄者,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证治】胃泄,饮食不化、色黄,宜承气汤。脾泄,腹胀满,泄注食呕吐逆,宜...
...证名。筋骨萎缩,肢体痿废不用之证。又称断绝。属痿躄之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即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枯泄相搏...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之腹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冬日重感于寒即泄”之载述。刘宗素谓:“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鹜溏者,是寒泄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丹溪心法·泄泻》:“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
...目录 《太平圣惠方》泄热芦根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泄热芦根散【处方】芦根30克(锉)赤茯苓7.5克 栝楼根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知母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胃实热,...
...金银花混淆品——土银花(Tuyinhua)[来源]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植物 Lonicera sp.的干燥花蕾。[性状]长8~15mm,表面密被棕黄色柔毛。气微、味淡。其余特征同忍冬。 ...
...治则之一。金郁,指肺气壅滞;泄,宣泄,渗泄。用宣肺、利小便的方法治疗肺气不利所致咳嗽痰多,喘促鼻塞,水肿等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泄之……然调其气。”王冰注:“泄,谓渗泄之,解表利小便也。”...
...心脉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气泄者,气随便失。脾肠之病,即气利也,乃火不足,而土受病也。...
...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表又闭而无汗,这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微有汗,这是“泄卫”;使气分的热邪可以从表向外透散,这是“透热”。泄卫透热的辛凉药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蝉衣、菊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