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ht polymorphism, RFLP)。已发现许多补体分子具有多态性,其中以C2、Bf、C4、C3和C6最为显著(表5-5)。(二)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长臂32区的RCA基因簇这一基因簇包括:CR1、...
...IL-13,GM-CSF)、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L)、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等多个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对IgE调节以及对哮喘的炎症发生发展很重要,因此5q31-33又被称为“细胞因子基因簇”。 ...
...种基因,染色体16在具有APCD的家属中遭到破坏。被PKD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包含细胞-细胞间反应、细胞-基质间反应的整体薄膜蛋白。PKD1在正常细胞中的作用可能与中间微管功能有关,如在薄中放置Na(+),K(+)—ATPase离子泵。...
...动脉粥样硬化,虽然年令到40或50岁才具有威胁性,但是一种能影响任何年令人群的疾病。它是一种以免疫系统细胞富胆固醇引起动脉狭窄为特征的疾病,它使能遗传或受环境影响的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包括血液中胆固醇和三甘脂水平升高,高血压和...
...肥胖症的病因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不合理的饮食破坏肠道菌群结构,引起全身性的、低度的慢性炎症并导致各类慢性疾病甚至结肠癌等恶性疾病。 “好基因+坏饲料”致病最严重 此次,课题组把高密度脂蛋白基因被破坏、先天患有轻度糖尿病的小鼠与基因完好的小鼠...
...肝细胞生成素等人胎肝来源新基因的系列研究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贺福初等完成。 该项目属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回答了具有罕见造血、肝脏代谢双重功能的22周孕龄人胎肝的分子基础。 该项目主要研究成果为: 通过cDNA文库规模测序及...
...有,研究者们也无从知道20多种不同的硫氰酸盐是怎样相互作用并在人体内起到抗癌作用的。先前进行的关于药丸形式的抗癌化学品(包括b-胡萝卜素)已被发现如果服用的剂量比食物中的高,它甚至会增加癌症的风险。流行病学家从这里学到的一课是“还是吃蔬菜好...
...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酶学、细菌学、病毒学的发展,为基因工程提供了必要的工具。1972-1973年Boyer、Cohn和Berg等创立了DNA克隆技术,打破了种属的界限,第一次使本来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合成,这是基因工程...
...癌症的危害。”这样的观念正在被国际医学界所普遍接受。在葛盛芳看来,“人的一生都是与疾病共存的。找到一种有效、低毒、经济的治疗方案,让患者与肿瘤处于共存状态,也不失为癌症研究和治疗的方向。” 葛盛芳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已经把癌症定义为...
...为此对有遗传倾向的人建议如下:①订出自己的防癌计划,应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婚育和工作环境,避免与有害物质常接触。②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隐患,对于有些癌前疾病如结肠息肉、乳房良性肿瘤等应尽早切除。③找一个较好的医疗单位进行遗传咨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