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腹胀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实腹胀之症】眼目黄肿,夜不得卧,肚腹时热,小便赤色,大便或结或泻,或时作痛,泻下黄沫,肛门热痛,此实腹胀之症也。【实腹胀之因】膏粱积热,湿热之气,聚于中而不散;湿热伤,不得转输,传道之令不行,中州之官失职,诸经凝窒,而实腹胀...

http://qihuangzhishu.com/646/223.htm

序_《花韵楼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何谓乎医案也.断病与处方而已.盖医案汗牛充栋.大都统治男妇杂症为居多.而专治妇科则甚少.吾吴顾 云女士.妇科名医也.道咸间吴下士大夫皆争延诊而钦仰之.曾着有花韵楼医案一卷.惜乎未刊行世.知医者偶一道及.有欲求不得之憾.余向藏有顾女士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906/2.htm

泻黄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备注】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

http://zhongyaofangji.com/x/xiehuangsan.html

明代医家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两都医案》两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 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之名医。宋元明三朝世代承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1.html

解析“见肝之病,知肝传,当先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范铁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当先实,四季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惟治肝也。”对于本条之“见肝之病,知肝传,当先实”,多数医家以五行相乘相克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28.html

汪受传医案——肾两亏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发细黄,毫毛多,耳郭软,甲软短,四肢欠温,舌苔薄。 【诊断】 低出生体重儿(中医:胎怯)。 【辨证】 禀赋未充,肾两亏。 【治则】 健脾补肾。 【处方】 鹿角片20g,肉苁蓉20g,紫河车30g,人参5g,麦芽30g,砂仁5g。上药浓煎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8.html

吴仲峰泄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吴仲峰先生邀予诊,时为仲秋初二日也。六部皆沉微,而左尤甚,隐隐又如蛛丝之细。症则原以肠风去血,过服寒凉,致伤脾胃。自春至秋,泄不愈,日夜十二三行,面色黄白带青,两颐浮肿,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独利,利必与大便并行,肠鸣,四肢冷,口不渴,饮食...

http://qihuangzhishu.com/668/74.htm

口疮_《儒门事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大人小儿口疮唇紧,用酸浆水洗去白痂,临困点绿袍散。如或不愈,贴赴筵散。又不愈,贴铅白霜散则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rumenshiqin/639-10-43.html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李贺的《开愁歌》类型:抒情原文如下: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

http://wenxue360.com/mingju/1439.html

肝虚积热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条文:肝虚积热频发歇,起初红肿痛羞明,年深生翳渐昏暗,青箱丸用菟丝茺,生地青箱防五味,黑柴泽泻细车芩。方剂:青箱丸方菟丝子一两 茺蔚子一两 生地黄二两 青箱子二两 防风一两 五味子三钱 黑参一两 柴胡一两 泽泻一两 细辛三钱 车前子一两 ...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983.htm

共找到69,0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