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19日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会议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托瑞米芬,对于预防前列腺癌也有帮助。 研究发现,对那些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进行连续12月的托瑞米芬治疗,结果减少了这些人患前列腺癌的概率。...
...载脂蛋白结构基因或其调控区DNA序列的突变引起致高脂血症或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已大量见诸于医学文献。新的载脂蛋白基因的多态性不断地被发现。检测载脂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通常使用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的DNA为起始材料,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基因DNA的...
...载脂蛋白结构基因或其调控区DNA序列的突变引起致高脂血症或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已大量见诸于医学文献。新的载脂蛋白基因的多态性不断地被发现。检测载脂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通常使用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的DNA为起始材料,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基因DNA的...
...的27个遗传性肾炎家系的530多位成员,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聚电泳(DGGE)和直接测序等方法,从一位浙江患者的编码基底膜IV型胶原的基因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这一新位点与患者的母亲、弟弟的基因突变位点完全吻和。 ...
...前列腺脓肿是急性,和附睾炎的一种并发症。常见致病菌为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人通常为40~60岁,有尿频,排尿障碍或尿潴留。会阴部疼痛,急性附睾炎证据,血尿和脓性尿道分泌物较少见。某些病人可有发热。直肠检查可发现有...
...直肠指诊才能发现,有时即使指诊也难明确诊断,故实际发病率远远超出以上统计数字。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前列腺结核的发病率约为70%~90%。一组105例男性生殖系结核的病理检查发现,前列腺结核占95.2%。因此,前列腺结核还是较常见的,对这一疾病应...
...结核很少发生于一个器官,而是同时发生在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附睾和睾丸。因此,前列腺结核不是孤立存在的。由于附睾结核常有临床表现,故易早期被患者或医生发现,而前列腺结核较为隐蔽,较难发现。 结核杆菌进入前列腺的途径有二个:(1)经尿路下行...
...免疫细胞化学可作为组织探针(Histological probe ),不断探查和发现新的神经递质。除上述的乙酰胆碱及其合成酶、肾上腺素及其合成酶、活性多肽以外,还可用以确定其它的疑义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
...老鼠吃,同时研究老鼠的前列腺、肠和脾脏。他们发现,在4周之后,老鼠体内的这些器官均发生了基因变异。 “我们突然发现,在吃烤过的肉类和老鼠患癌症之间存在一种新的潜在联系,”德马索说,“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很难知道你到底摄入了多少PhIP...
...说的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据报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50%患此病,而7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88%,若从角度统计,发病率几乎达100%。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易发病。在欧美是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北欧前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