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收载药物就增加到了730种;唐代《新修本草》发展为844种(或作850种);而后,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增至1744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收载药物达1892种(实为1897种);...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刺诸痛法》中均倡导中药归经学说。后来,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 明朝时期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辑有《启玄子元和纪用经》,此书未见行世。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时,未尝见过该书,但王肯堂之《证治准绳》,则有少量引用。...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生姜洗净细切,诸药共纳入猪肚中,加水适量,文火炖熟服食,3日1剂,5剂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之胃脘疼痛、呕吐、腹胀、腹泄等。 有健康问题到医问吧,给您满意解答》》》》 ...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一。指受蜈蚣螫咬而致中毒者,宜从速处治。被螫咬处剧痛,红肿发热,并引及周围淋巴管炎及坏死;全身可有发热、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甚则昏迷。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所载述的解蜈蚣毒的药物有:蜗牛、蛞蝓、五灵脂、...
...、西施哉?色与马取于今之世,士何必待古哉?故曰:‘君好士未也。’” 张敞《与朱邑书》曰:“饥者甘糟糠,饱者妖粱肉。何则?有无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何而后信。故士各达,其及时之宜。若待古之英隽,必若伊尹、吕望而后荐...
...病名。发背病之一种。出《本草纲目》卷二十,李时珍引《经验方》用金星草、生甘草为末温酒服之效。证治见发背条。...
...阿胶补浆,阿胶酒和阿胶参茸精。 山东东阿的地下水质独特,其用料也十分精纯。中药讲的是“地道正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如是说“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真者不做皮臭,夏月亦不湿软。”驴虽举目即见,但却是“外国来宾”,并非中国土产。其中黑驴...
...(李时珍《本草纲目》) 治虚人痰潮壅塞。人参芦研末,水调下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
...“《士丧礼》沐稻,此云士沐粱,盖天子之士也。”又大敛陈衣与《丧大记》不同,郑亦云: “彼天子之士,此诸侯之士。”以此言之,此篇诸侯之士可知。但公侯伯之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一命与不命皆分为三等,各有上、中、下,及行丧礼,其节同,但铭旌有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