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初购求人间书凡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二千纸,装为八十卷。每听览之暇,得临玩之。)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
...以上《四书》之属《孝经郑氏解辑》一卷。(臧庸辑。知不足斋本。) 《孝经郑氏注》一卷。(严可均辑。自著《四录堂类集》本。) 《孝经义疏补》九卷。(阮福。文选楼本,学海堂本一卷。) 《孝经精义》一卷,《后录》一卷,《或问》一卷,《余论》一卷。...
...疾恶公方者少,递相椎倚,通状人颇壅滞。开元十四年,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遂题告事人名,乖自古风闻之义。”然则向之所行,今日之短卷是也。二字本见《尉佗传》。 唐御史迁转定限 唐元和中,御史中丞王播奏:“监察御史,旧例在任二十五月转,准具...
...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技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
...自至。 鲁穆公无人子思之侧,而长者去之。 卿自为谋则善矣,独不为朝廷惜乎?药饵有间,时游庙堂。 家居之乐,何以异此。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元祐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苏轼 朕修身以承六圣,虚己以听四辅。 而法度未定,阴阳未和,民未乐生...
...《十时疏》(阙二十九字)更还邺,更访名医。又患求师栖勤之苦,遂披(阙一字)九(阙二十九字)寿(阙二字)一首、大法师记德碑文一首年�一,更(阙二十七字)疏两卷《集胜仇》(疑)疏一卷,集《菩萨戒本》一卷,(阙一字)集(阙二十七字)笫论师听杂何...
...七年十月河水已大部东流。绍圣元年(1094年),“尽闭北流,全河之水东还故道”。栾城集 目录◎ 栾城集卷一◎ 栾城集卷二◎ 栾城集卷三◎ 栾城集卷四◎ 栾城集卷五◎ 栾城集卷六◎ 栾城集卷七◎ 栾城集卷八◎ 栾城集卷九◎ 栾城集卷十◎ 栾城...
...而观过,谓臣或出于爱君,就所短而求长,知臣稍习于治郡。 致兹异宠,骤及非才。 恭惟先帝全臣于众怒必死之中,陛下起臣于散官永弃之地。 没身难报,碎首为期。 臣无任。 《登州谢上表二首(之二)》苏轼 臣轼言。 伏奉告命,授臣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
...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其兄莘老以诗寄之,皆言战事。)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衒。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欲经百炼。 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 山苍苍,江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
...记录。其见于《隋书》《经籍志》者,杂传篇有四部三十八卷,地理篇二部二卷〔3〕。五代云扰,典籍湮灭。旧闻故事,殆尟孑〔4〕。后之作者,遂不能更理其绪。□□〔5〕幼时,尝见武威张澍所辑书〔6〕,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 而会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