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本草便》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唐有苏恭.孙思邈.陈藏器.宋有刘翰.掌禹锡.唐慎微.寇宗 .金元之间.有张刘李朱.皆其最着者也.但名作虽多.惜无善本.逮有明李时珍出.采辑药品千九百种.综核群籍.八百余家.集诸家之大成.着本草纲目一书.诚为广大精微.尽善尽美.但初学人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biandu/734-8-0.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南雅堂医书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82.htm

《南雅堂医书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24.htm

《南雅堂医书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1.htm

史虽繁,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_【三字经】

...【译文】 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汉书》。 第三《后汉书》,第四《三国志》,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启示】 《史记》是...

http://wenxue360.com/sanzijing/81.html

序_《医学实在易》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忧其道之弗明,而切指其“实在”之处为下手工夫。举八脉之显证可见者为诸脉据,举一证之确然不移者为诸证据,线索在手,操纵自如,“易”之至也。示以“易”,欲人喜其“易”而之,之久,始知病有定名,方有定法,药有专能,一一皆归于“实者”。一遇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shizaiyi/697-4-0.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医宝典】

...灭辽,再两年,灭北宋。自1115年太祖至1234年末帝哀帝,经十世,历时120年。 金初期推行女真文化,熙宗时(1136~1149),政府建立译经所,用女真文字翻译汉文经史,儒学广泛发展和兴盛起来。金代的科学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医学名家辈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2.html

汉方医学兴衰的启示_【中医宝典】

...□ 马垂宪 山西盂县人民医院 1992年我在日本研修期间,曾对日本汉方医学兴衰进行了考察。在日本,汉方医学经历了从诞生走向兴盛,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近代又从衰落再次复兴,这一过程对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很有启示。 汉方医学的诞生与兴盛 日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452.html

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的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的原因:“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共找到50,5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