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宜忌_《痰火点雪》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岐伯曰∶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而味各有所利,四时五脏,病随所宜也。又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清,长有天命。又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http://qihuangzhishu.com/752/186.htm

海外经·海经·山海经

...台。在昆仑之,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

http://wenxue360.com/guji/8.html

《五音五味》原文-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五音五味》 1、五音五味: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6.html

神圣亭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妇人大全良方》神圣亭丸亭(去砂石,研) 没药 木香 当归(各一分) 芫花 莪术(各半两) 巴豆(去皮膜心,四十粒)上先研亭、没药、巴豆如粉,用好米醋三升同煮为稀膏,然后将余四味为细末,入于膏内搜合成块,用新瓦合盛之。临时加减丸数,...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enshengbeitingwan.html

中医魂和中医_【中医宝典】

...和外在行为规范。 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下同),其地也不广,其楼也不高,然中医人其使命也强、其责任也重。中医人深深意识到,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事业是短暂的。从上世纪50年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90年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302.html

药有四气五味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草经》云∶药有四气寒热温凉,此兼性气而言也。又有香臭腥臊之四气,如沉檀、脑麝之气香,阿魏、大蒜其气臭,鱼、蛤、铜钱其气腥,鸡、鸭、狐狸其气臊,此则四气而兼性气为言也。《本经》独言寒热温凉四性,而不言香臭腥臊,恐或遗之耳。五味酸、咸、甘...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0-5.html

史演义》在线阅读

...《史演义》写南北朝时北朝政权更替、群雄纷争故事,起自魏未,终于隋初,以北齐为主,如书中凡例所言,“凡正史所载,无不备录,闻采稗史事迹,补缀其阙,以广见闻所未及”。 《史演义》叙述自北魏末年到隋文帝统一中国大约八十年的历史,详细地描叙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124.html

山坡羊·邙山怀古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⑴邙山:中国名山中,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0122.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2)_【中医宝典】

...2.3脾的五味补泻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高士宗云:“苦为火味,故能燥也。”[3] 但若单言苦为火味,便以水火相克简单看待苦能燥湿,笔者觉得仍属牵强,我们试以临床实际用药验证之。祛湿药不外乎几类:苦温燥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解表化湿、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9.html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448.htm

共找到48,4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