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禁忌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才逐步得到重视发展的,早在三、四十年代,已有少数针灸家开始应用酒精消毒。至五十年代,逐步提出比较完整的针刺消毒:医者于针灸前先用洗手刷药皂将手洗净,针具用沸水煮过或以75%浓度的酒精浸泡消毒,在针刺的部位用酒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8.html

针灸失传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夏气在皮肤,秋气在肌肉,冬气在筋骨,故春夏浅,秋冬制深,反此有害。今则不论四时,分寸各有定数,此六失也。古之用针,凡疟疾、伤寒、寒热咳嗽,一切脏腑七窍等病,无所不治。今则只治经脉形体痿痹屈伸等病而已,此七失也。古人,取甚多,《灵枢》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60/64.htm

针灸失传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夏气在皮肤,秋气在肌肉,冬气在筋骨,故春夏浅,秋冬制深,反此有害。今则不论四时,分寸各有定数,此六失也。古之用针,凡疟疾、伤寒、寒热咳嗽,一切脏腑七窍等病,无所不治。今则只治经脉形体痿痹屈伸等病而已,此七失也。古人,取甚多,《灵枢》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7-5.html

中药的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畏 、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七情”中“相畏”的原义有异。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目前医药 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080.html

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鳝是用鳝鱼涂敷患部或滴入耳、鼻内,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鳝早在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就已记载,鳝“主癣及瘘、断取涂之。”以后本法应用范围又有扩大,使用方法也有所发展。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载有治口眼喁斜,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48.html

过梁针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过梁针法,又称深奇穴,是一种重奇穴以治疗精神疾患的方法。 【操作方法】 一、操作 令患者坐于靠椅上,用约束带将患者的腰部及上下肢固定。由助手固定头部或针刺之肢体。针刺奇穴要深,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向右捻转为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46.html

针法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地天人。补必随经,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21-17.html

论篇第七十二(遗篇)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司,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其亦如木疫之法。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癸虽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差有浅深,欲至将合,音律先同,如此天运...

http://qihuangzhishu.com/100/75.htm

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九即:输;远道剌;经;络;分;大泻;毛刺;巨;焠(见《灵枢.官针篇》。 【九】 古代应用的九种针法。即:输;远道剌;经;络;分;大泻;毛刺;巨;焠(见《灵枢.官针篇》。各见本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30.html

中醫常用療_【中医宝典】

...腎陰.滋液等多種方法,鬚根據具體情況配合應用。在熱病傷陰階段,也可參合養陰清熱。另有氣虛而致的發熱,宜用甘溫補氣藥治療,不屬清熱範圍。 解毒 指解除病毒的一種治法。“毒”有熱毒.寒毒.疫毒.蠱毒.濕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53.html

共找到786,6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