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化疗、靶向药物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其副作用大,对部分肿瘤的有效率偏低,因此,如何提高化疗、靶向治疗药物的有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肿瘤性质的寒热虚实,像中药那样把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也分为寒热温凉,进而对症治疗,将有更强的...
...次,如果出现社会心理因素、服药不依从、抑郁症症状再现和出现明显的副反应,应随时复诊。 二、导致不能坚持药物治疗的因素: (一)患者服药不依从,自行减药或停药,是维持治疗失败的首要因素。 患者对服药的不依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抑郁症的...
...,先后更新了一些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同时也有新的靶向药物得到重视,如Everolimus等相关的研究结果;还提示联合用药是今后靶向治疗的发展方向。 ▲现有靶向治疗药物显示良好效果 由于数项关于晚期肾癌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获得了...
...病例中在采取相应的病因疗法后精神障碍可得到缓解。 2.对症治疗 精神障碍以对症为主,意识障碍时要尽量避免用抗精神病药药,抑郁、焦虑时可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由于精神障碍的存在会影响躯体疾病的治疗,躯体疾病的改善也需要有个过程,故在治疗开始须...
...、利心平20~40mg治疗原发性痛经。给药后10~30分钟子宫收缩减弱或消失,肌肉收缩振幅、频率、持续时间均下降,基础张力减少,同时疼痛减轻,持续5小时,无特殊副反应。 五、维生素b6及镁—氨基酸螯合物:利用维生素b6促进镁离子(mg++)...
...引起白细胞和粒细胞缺乏的常见原因有: (1)药物因素: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很多,主要有抗癌药、氯霉素、磺胺类消炎药止痛片,治疗甲亢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等。 (2)感染因素:很多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血细胞减少,如伤害、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
...剂量为100mg,3次/d,连续三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腹痛、腹泻、皮肤瘙痒和头痛等。 为了减免抗囊虫治疗过程中在体内大量死亡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吡喹酮先从100mg,3次/d起用,如无不良反应,每次递增100...
...、各部分连接异常、发育不良、闭锁或出现异常通道,即为先天性心脏病。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加上没有经过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一岁时有一半死亡,到两岁时有2/3死亡。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该病自然死亡率的关键。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1.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亦可有牙龈、口腔粘膜出血,血泡,鼻衄,常有月经量多;反复出血时可有;慢性型可有脾脏肿大。2.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
...治疗作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阻断病毒复制,对A型流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金刚烷胺成人剂量为每日100~200mg,分2次服用,可缩短病程并减少病毒的释放。须在发病后第一天开始应用,疗程3-5天。儿童为每日4.4~8.8mg/kg,分2次服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