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选四家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清·柳宝治选评。刊于1904年。本书系柳氏选取清代四位医家治案,分类编辑而成。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条。柳氏按病类拟定总目,下据不同的病证又分若干...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5.htm

宋朝名医杨士瀛_【中医宝典】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生卒不详,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习医,对《内经》、《类证活人书》,并参附自己的学术见解而成,每条都冠以歌诀,便于后学记诵,其《亡斋直指方论》26卷,融会前人效方及自家经验,据证释方,对内科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98.html

肺手太阴经病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手太阴肺经气异常所致的病证。《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58.htm

陈可冀_中医病证结合 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徐浩 中日友好医院陈可冀院士认为,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佳切入点之一,“病”与“证”在研究中的碰撞,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疾病辨识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对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融合、乃至新医学体系的创建也具有重要意义。病证结合临床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5.html

奇经八脉病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督脉病证督脉病证,是指督脉循行部位及与其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的总督,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别脉和厥阴脉会于巅,主身后之阳。【临床表现】腰骶脊背痛,项背强直,头重眩晕。大人癫疾,小儿风痫。...

http://qihuangzhishu.com/92/75.htm

《扁鹊心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三卷(另有《神农》一卷)。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作者以《内经》为医学之根本,故其所论皆本乎《内经》。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神方》一卷列...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13.htm

《继志堂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二卷。清·曹仁伯约撰于19世纪中期。本书是作者平生医疗实践的系统总结。治案分门辑录,以内科杂证居多,善于剖析病情,阐述医理,推论病原,审病较细致。能使读者体会到曹氏辨证施治特点和学术思想。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证颇有心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150.htm

《医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怀远撰。刊于1808年。卷一为伤寒,自两感证至夹证、坏证、遗毒;卷二-三分述中风、虚劳等多种内科杂病、外科痈证以及五官、口齿的一些病证;卷四为女科经、带、胎、产诸病。怀氏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察色、审声、持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06.htm

《医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怀远撰。刊于1808年。卷一为伤寒,自两感证至夹证、坏证、遗毒;卷二-三分述中风、虚劳等多种内科杂病、外科痈证以及五官、口齿的一些病证;卷四为女科经、带、胎、产诸病。怀氏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察色、审声、持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31.htm

共找到22,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