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漆_《本草崇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味辛温,无毒。主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耐老。(漆树始出汉中山谷,今梁州、益州、广东、金州、歙州、陆州皆有。树高二三丈,干如柿,叶如椿,花如槐,实如牛柰子,木心色黄,七月刻取滋汁,...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chongyuan/705-5-85.html

五脏虚实补泻之法_《幼科发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五脏虚实补泻之法.引经解之.经云.邪气盛则实.真气夺则虚.所谓实则泻之者.邪气也.虚则补之者.补其真气也.如真气实则为无病儿矣.岂有泻之者乎.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fahui/754-9-11.html

六腑之病取之于合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委中,即本经之合。)胆合入于阳陵泉。(胆,足少阳也。阳陵泉,即本经之合。)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阳在承扶下寸。屈伸索之者,屈其股以察承扶之阴纹,伸其足以度委阳之分寸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8.html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第一节 中药的含义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 第三节 中药的命名 第四节 中药的分类 第五节 中药的产地 第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七节 中药的性能 一、五味 二、四气 三、升降浮沉 四、补泻 五、归经 、毒性 第八节 中药的配伍 第九节 用药...

http://qihuangzhishu.com/263/index.htm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一节 中药的含义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 第三节 中药的命名 第四节 中药的分类 第五节 中药的产地 第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七节 中药的性能 一、五味 二、四气 三、升降浮沉 四、补泻 五、归经 、毒性 第八节 中药的配伍 第九节 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index.html

阴阳虚实补泻先后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以治病者皆宜先顾正气,后治邪气。盖攻实无难,伐虚当畏,于此节之义可见。用针用药,其道皆然。)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三脉动者,阳明起于大趾次趾之间,自厉兑以至冲阳皆是也;厥阴起于大趾之间,自大敦以至...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71.htm

节藏象论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腑腑精神明。留于四。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通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说营气谷气。上升奉生者也。上升于头。入手之三阳。三阳得之。散之六腑六腑下行。滋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5-22.html

针头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手法名。又称手指补泻,指以左手为主的针刺辅助手法。《针灸大成》:“此乃补泻之常法也。非呼吸而在手指……”,如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等法均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8.htm

中医的五与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在讲六腑,是在先讲六经──然后这两个三角,一阴一阳扣合在一起,人类的肉身才能稳固。这样子调整出来的六道能量结构,也就是我们的六经(十二正经,手经足经合算一条而言),你们讲义画的就是那个结晶体。 而「」的结晶,你们大概也不会觉得很陌生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20.html

儿童用药要义_用药常识_儿童用药_【中医宝典】

...小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在用药时有许多限制。除了给药剂量与时间外,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止痛先问病因 小儿腹痛属常见症状,其中大多属于非特异性肠痉挛,但也不排除其他诸多病因,如急腹症、阑尾炎、胆道蛔虫、腹膜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785.html

共找到142,2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