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医术语的规范化_【中医宝典】

...疕,又称蛇虱、松皮癣、银屑病,相当于西医的牛皮癣;而中医的病名中也有牛皮癣,但并非西医所说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至于药名,则更为杂乱。 中医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参与,需要现代科技手段的投入,概念清晰、规范统一的中医术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1.html

为中医药及东方文明进行的一次哲学辩护_【中医宝典】

...,应考虑到中医药的学科特殊性,充分遵循东方科学的发展规律来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努力突出中医药特色,敢于承认自己姓。如果自己都不敢承认自己姓,还能搞好的事吗?下面就如何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1.塑造中医药科学形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5.html

我,像我,超过我——跟师任继体会_【中医宝典】

...一定要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任老教导我们必须学会勤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48.html

上海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_【中医宝典】

...新知,海纳百川,开拓创新的海派文化特色,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校园内中医文化氛围浓厚,有近40个学生社团,学术节、艺术节、体育健身与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多彩。 李大宁在讲话中说,上海中医药大学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和改革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89.html

张仲景治未病四层涵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聂惠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将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全书的始终。其中《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966.html

未病与汉方研究_【中医宝典】

...摘自《国外医药》文/张苗海 《内经》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主要指未病先防,《黄芪、晋芪等汉方药并用,不仅可防止患者体力减弱,还可减低发痴呆的可能性。 4 针灸与未病 人体的正常化表现于整个生命现象中,生命活动是在健康、未病、疾病的各相平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9.html

中医膏方调理彰显传统医药文化底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写在2009年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在南京市中医院开幕前夕 赵国梁 中医膏方(内服)作为独具中医特色的中药剂型,目前在全国各中医医院临床治疗、中医治未病中医保健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23.html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宣肺之剂中仍应注重调脾和胃,以化痰理气,治病求本。 治未病亦重在调理脾胃 治未病最早源于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的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座谈会召开_【中医宝典】

...学历教育,扩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老一辈中西医结合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四是要加快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以临床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714.html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兼与黄煌商榷_【中医宝典】

...煌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一文,获益匪浅,但对该文与玄学绝交观点不敢完全苟同。 黄煌在文中说: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与玄学绝交,尽快沿着自然科学的轨道运行。不要再强调‘医者意也’,不要强调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不要轻信内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56.html

共找到580,9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