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产,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候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用或者炒用。 薏苡仁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认为它性甘,微寒,无毒。《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
...目录 《杨氏家藏方》豆蔻煮散 《普济方》豆蔻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六:豆蔻煮散【处方】草豆蔻仁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皮)1两,高良姜2两(炒),白豆蔻仁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半两,丁香1分,陈...
...乌杞蝎精酒 [药物组成] 首乌 枸杞 全蝎 山药 大枣等多味中药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养血和营,活血化瘀。治疗面色苍白,头目眩晕,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四肢麻木等证候。 [用法用量] 适量饮用。 [制备方法] 上药加35度曲酒制成药酒。...
...赖养阴一技,犹如花卉,若枝叶枯槁,园丁一味浇灌,却不知泥土过粘,根柢反为腐烂。此时只有疏土渗水,沐浴阳光,乃为上策。《素问·阴阳类论》云:‘咽喉干燥,病在土脾’,此之谓也”。故笔者在应用养阴润燥之剂治疗本病无效时,往往仿干老培土健脾法治之,...
...茇50g 【性状】 本品为灰红色水丸;气微香,味辛,涩。 【功能与主治】 健脾。用于寒热脾症引起的腹胀、肠鸣,脾区疼痛,舌和口唇发紫,消化不良,矢气频频等。 【用法与用量】 一次4~5丸,一日2~3次。 【规格】 每丸重0.5g. 【贮藏】...
...佐酒煎以行其力.庶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散瘀.则瘀痛恶寒发热昏晕胸膈满闷等症悉除.直可一笑置之矣.至于独圣散独用山楂一味.不惟消食健脾.功能破瘀止儿枕痛.更益以砂糖之甘.温中而兼逐恶.童便之咸.入胞而不凉下.相得而相须...
...:加减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酸枣仁、茯神、薏苡仁、五加皮、当归、川芎、葛根、木香、钩藤、白术、泽泻。【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平肝潜阳。主脾虚肝旺而见子痫先兆者。【用法用量】若病情未及时控制,发生抽搐,昏迷而为子痫者,去葛根、川芎,另加苏合...
...异功散【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陈皮1钱,山楂2钱,谷芽3钱,甘草5分,砂仁8分,生姜1片,黑枣3个,【功能主治】健脾养胃。主疫疹愈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会约》卷十九:...
...另一方面,湿浊内蕴,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影响营卫运行,亦可导致失眠,所谓“胃不和卧不安”;但其总体病机应是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所以在第一个方中用了大量健脾利湿降浊之品,兼加了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药后睡眠明显好转,全方以清利湿浊为...
...目录 《普济本事方》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实脾散 《普济本事方》实脾散 《仁术便览》实脾散 《瘴疟指南》实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普济本事方》卷四:实脾散【处方】大附子1个(炮,去皮、脐)草果子(去皮)干姜(炮)各60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