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这一现象在体外已得到证实,故可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体病。另一种理论认为,感染因素改变了血小板膜的结构,使其具有抗原性,致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抗病毒抗体对血小板膜抗原有交差免疫反应。这些假说尚待证实。慢性型患者中...
...产生抗体,这类抗体再度与定位于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相遇,在补体参与下,使血小板损伤破坏,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因此,在使用本品时应注意,连续使用本品1周者,应作血象监测;老年人和儿童应慎用,以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
...诊断 国内1981年制定、1986年修改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 (2)轻度至中度皮肤、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 (3)肝脾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减少伴巨大...
...一、血象。 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二、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
...有价值的。如果成人有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将提供他们子女的发育危险性;如果一个小孩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联免疫缺陷病,就要告诉父母亲,他们下一胎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抗体或补体缺陷患者的直系家属应检查抗体和补体水平以确定家族患病方式。对于...
...该类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根据所累及的免疫细胞或组分可以是特异性免疫缺陷,如B细胞或T细胞缺陷、两者联合缺陷等;也可以是非特异性效应机制的缺陷,如补体或中性粒细胞缺陷。(一)抗体缺陷病是B细胞发育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约...
...1.遗传性淋巴细胞减少症可伴有遗传性免疫缺陷病(见表135-4和第147节)其由于干细胞质量与数量的异常导致淋巴系无效造血.其他病因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可由于T细胞加速破坏而引起.腺苷脱氨酶缺陷和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
...1)升高多见于: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Behcet)综合征、门静脉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湿疹、血小板减少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慢支...
...不好,用抑菌剂效果更差,必需使用杀菌剂,且剂量大,疗程长。 3.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病人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SID较PID患者并发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机会较少。 病人如果具有可以引起SID的某些疾病和因素,特别是当表现有对...
...服食。 本方补气摄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方四] 阿胶30克,黄酒、赤砂糖适量。将阿胶加入少量黄酒和水,置水锅上炖溶化后,调入赤砂糖。每日2次分服,连服7天。 本方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方五] 鸡血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