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变疽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指甲无红色似银。食者可医无苦病,不识言风道热惊。用药表脾凉上膈,心凉疽伏始安宁。《凤髓经》歌括一同,两句小异。外有注云∶宜与二圣散表出。(方见伤寒变疹子门中。)四十候伤寒变疽歌一同。后云∶此候指甲白,牙上有血为证,表发只用参苓散,凉心经用...

http://qihuangzhishu.com/343/190.htm

伤寒总病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68.htm

伤寒总病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2.htm

少阴伤寒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津李××,年三十二岁,于夏季得伤寒证。病因 午间恣食瓜果,因夜间失眠,遂食余酣睡,值东风骤至天气忽变寒凉,因而冻醒,其未醒之时又复梦中遗精,醒后遂觉周身寒凉抖战,腹中又复隐隐作疼,惧甚,遂急延为诊视。证候 迨愚至为诊视时,其寒战腹疼益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3-4.html

用药如用兵_《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观仲景《伤寒》,用药如讲兵法。他如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兵不在多,贵于善用,皆与医道无二理也。吁上医医国,良相知医,用药如用兵。古人先我而言矣,保命如保主,庸医不能识也。诚能引申触类,举一反三,则于医道岂复有余蕴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1033-7-60.html

老人用药原则:少而精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其他人群严重。 为此,老年人在安全用药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用药要少而精,尽量减少多种药物合用许多老年人因患多种疾病,因此,每日服药几种或十几种者常见。因使用药物种类过多,药物发生协同作用,又会发生拮抗和增加毒副作用。据报道,在药源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56.html

伤寒发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伤寒证之并发发颐病证者。《外科正宗》卷四:“伤寒发颐亦名汗毒。此因原受风寒,用药发散未尽,日久传化为热不散,以致项之前后,结肿疼痛。初起身热口渴者,用柴胡葛根汤,清热解毒;患上红色热甚者,如意金黄散敷之;初起身凉不渴者,牛蒡甘桔汤散...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68.htm

用药知识问答:儿童用药时的注意事项_用药常识_儿童用药_【中医宝典】

...儿童用药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 2、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 3、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12.html

抗甲状腺药用药前须知_用药常识_用药常识_【中医宝典】

...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生效缓慢,通常要长期用药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以防白细胞减少,最初宜每周检查—次,以后每2-4周一次,必要时用升白细胞药如维生素B4、鲨肝醇、利血生等。以上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监督下使用,患者校医嘱要求定期回访...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36.html

皮肤病用药用药前须知_【中医宝典】

...为了解皮肤病用药,做好皮肤病的防治,应首先了解皮肤的构造。皮肤由外向内依次是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还可细分为五层,具有耐摩擦、易损伤、增生快的特点;真皮内含有血管、神经、汗腺、皮脂腺、毛囊,以及痒、痛、热、冷、触觉等感觉神经末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281.html

共找到57,9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