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参,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安邪。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阳蹻之会。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和腓动、静脉跟骨外侧支。主治足跟痛,脚气,腰痛,癫痫,踝关节炎等。直刺0.3-0.5...
...四神聪:中医穴位名 原名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神聪穴名最早见于《银海精微》,原载在百会四边各开2.5寸。现在的定位源自《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载“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针入三分”...
...1.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今附∶治微风眼睑 动不止,风泪出。针入三分,禁不可灸。2.客主人∶二穴,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动脉宛宛中,足阳明、少阳之会。治唇吻强,耳聋,螈 ,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口眼 ...
...外散三焦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三焦俞穴对治疗青春痘十分有效。刺激方法以间接灸或线香灸较为有效。每天一次,连续刺激一个星期就会出现效果。...
...1.大 ∶一穴,一本作椎。今从页作 ,余皆仿此。在第一椎上陷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疗五劳七伤,温疟 疟,气疰,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针入五分,留三呼,泻五吸。若灸以年为壮。《甲乙经》云∶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
...腕关节,刺0.8寸,得气后提插捻转,同时让患者作深呼吸动作,患者就会感到呼吸通畅,疼痛就会明显减轻或缓解。一般1次即愈,重得2~3次愈。方法2:选穴:后溪穴。操作:用30号5分或1寸毫针,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0.5~0.8寸。得气后,拇指向后...
...带起少阳带脉穴,绕行五枢维道间,京门之下居 上,周回季胁束带然。〖注〗足少阴之正脉,出于然谷,循内踝后。其别者入跟中,上 内,至 中,别走而合太阳,上至肾之气穴穴,当十四椎内,与足少阴冲脉会,外与足少阳带脉合会,而不与冲脉偕行,出于季胁,...
...经穴名。指内脏精气聚会之所。八会穴之一。《素问·长刺节论》:“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难经·四十五难》:“脏会季胁。”季胁指章门穴。因章门为脾之募穴,脾为生化之源,五脏皆取禀于脾,故名脏...
...足厥阴肝经穴图(图)(十三穴)肝经诸穴歌足厥阴,一十三穴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袭阴包于五里,阴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期门可攻。肝经穴分寸歌足大指端名大敦,(内厕为隐白,外侧为大敦。)行间大指缝中存,...
...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5.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7.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