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心_【中医宝典】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神志,即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藏象学说中,将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生理功能。素问·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17.html

什么中医“特色”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特色:戴瓜皮帽、穿长衫、指甲留得长长的,看舌头、候脉息、写毛笔字。事实上非也。这舞台上塑造人物浪漫与夸张手法。 有人说,中医特色与道教混为一体。也不对。中医在初期形成之际,的确在道教影响下产生,且看内经就可以证实这一点。道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20.html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形式写成。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系统性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8.htm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形式写成。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系统性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3.htm

路志正_辨证莫受西医诊断影响--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交通心肾,加入盐知母、盐黄柏以滋阴清虚火,并在大量滋补药中,少佐一二味健脾和胃药,如谷麦芽、神曲、炒枳壳等。此方加减服药3个月,今日复诊,遗精未在发作,面色润泽,体力渐充。路老说,内经中的阴阳理论,病证总纲领,不只辨证,遣方用药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5.html

陆德铭_二、识病关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病,把辨病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五行配五脏 平衡关乎健康 从一到十谈养生⑤_【中医宝典】

...□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基础理论,特别阴阳五行学说。我认为,我们不妨从更宏观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用意:天人合一学说强调自然界整体观念,一元论;阴阳学说强调一对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65.html

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主持编著皇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一种影响颇大内经全注本。张氏集注本注释水平较高。例如对阴阳别论中“二阴二阳发病,善张,心满善气”一句之“心满善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乾坤大旨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朴素辩证唯物观点。内经全面继承了这种学说,肯定了世界物质性及对立统一规律,阐发天人合一及阴阳五行道理,以应用于医学,对祖国医学理论方药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内经三阴、三阳,亦在四象基础上产生。所以直到近代名医,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1.html

阴阳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中国古代朴素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图式。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准则。如当今博得世界赞叹孙子兵法...

http://qihuangzhishu.com/44/6.htm

共找到1,098,3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