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参合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帝曰∶有故五脏发动,因伤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乎?岐伯曰∶征其小,色不夺者,新也;征其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与五色俱不夺者,新也。○能合色,可以万全。(《素问》)色青者其脉弦,...

http://qihuangzhishu.com/472/69.htm

有阴阳真脏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阳和之气,即胃气也,五脏赖之以为根本者也。故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无胃气亦死,即此之谓。脘音管。)别于阳者,知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能别阳和之胃气,则一有不和,便可知疾病之所。能别纯阴之真脏,则凡遇生克,便可知死生之期也。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1-8.html

五脏热病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颜”下有“颔”字。]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虽未发,见其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次言热病色候也。五脏部中赤色见者,即五脏热病之征,热病已有,未成未发,斯乃名为未病之,宜急取之。平按:注“热病之征”,袁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6-3.html

八虚以候五脏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邪客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八虚,即《五脏生成篇》所谓八溪也,是皆筋骨之隙,气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虚。)岐伯答曰∶以候五脏。(谓可因八虚以察五脏。)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人之...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76.htm

相兼、真脏及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1.相兼 由于疾病岗常由多种病因相兼而致,因而脉象也常是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出现。凡脉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构成者称为“相兼”或“复合”。 相兼脉象的主,往往就是各组成脉象主的综合,如浮紧多主外感风寒表实证或风寒湿痹;浮缓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0.html

六气之胜五脏受邪应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寒水气也。水源长而生意广,故其至,大而且长。)至而和则平,(以上六脉之至,各无太过不及,是为和平之,不平则为矣。)至而甚则,(甚,谓过甚而失其中和之气,如但弦无胃之类是也。)至而反者,(反者,反见胜己之,如应弦反涩,应大反小...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2-8.html

五脏之三——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如果心脏有,适逢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滋助,则能病情缓解,特别是心阳虚衰患者,在夏季自觉症状多有减轻。 (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血脉 心主血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都在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94.html

辨太阳证并治法上·伤寒论

...太阳之为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发热,汗出,恶风,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

http://wenxue360.com/guji/3698.html

辨太阳证并治法上·伤寒论

...太阳之为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发热,汗出,恶风,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698.html

五脏--心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即血脉,是血液运行之通道,与心脏相连,网络于周身。故心脏、和血液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使血液在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环无端。 心主血功能的正常发挥,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充沛。心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43.html

共找到184,1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