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出自_【鲁迅全集】

...十月三十大风之夜 鲁迅记于厦门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十一月二十日北京语丝周刊一○六期,题为〈坟〉的题记 河南 月刊,我国留日学生一九○七(清光绪三十三)十二月创办于东京,程克、孙竹丹等人主编。一九○一“辛丑条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html

关于苦闷的象征-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罢。 以上几则,是我的未曾作准的见解,先生看见了它,可以给我个明白而且彻底的指导么? 先生,我就在这里止住了罢? 王铸。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一月十三日京报副刊 苦闷的象征,文艺论文集,日本厨川白村著。鲁迅的译本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9.html

韦素园墓记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_【鲁迅全集】

...韦素园墓记 韦君素园〔2〕之墓。 君以一九又二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八月一日卒。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弟丛芜,友静农,霁野〔3〕立表;鲁迅书。 【注解】 〔1〕本篇写成于一九三四四月,据作者一九三四三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85.html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出自鲁迅诗集_【鲁迅全集】

...不由天。 【注解】 ①断肠花:广群芳谱卷三十六秋海棠,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63.html

死地原文-出自华盖集_【鲁迅全集】

...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 死地确乎已在前面。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 三月二十五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三月三十日国民新报副刊 〔2〕言语道断 佛家语。璎珞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6.html

毁灭铁流的出版预告-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内山书店 上海四马路五一二号文艺新闻社代理部(此二代售处,特价券均发生效力。) 上海三闲书屋谨启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一十一月二十三日文艺新闻第三十七号。 毁灭铁流原是鲁迅为上海神州国光社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43.html

祝中俄文字之交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真的“文字之交”的开始。这是我们应该祝贺的。 十二月三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十二月十五日文学月报第一卷第五、六号合刊。 〔2〕时务报旬刊,一八九六(清光绪二十二)八月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编,是当时鼓吹...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62.html

名人对鲁迅的评价_【鲁迅全集】

...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6月出版。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63.html

三闲集序言_【鲁迅全集】

...序言 本书收作者一九二七至一九二九所作杂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一九三二鲁迅译著书目一篇。一九三二九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 序言 我的第四本杂感而已集的出版,算起来已在四之前了。去年春天,就有朋友催促我编集此后的杂感。看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80.html

给文学社信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给文学社信 编辑先生: 文学第二号,伍实〔2〕先生写的休士在中国中,开首有这样的一段—— “……萧翁是名流,自配我们的名流招待,且唯其是名流招待名流,这才使鲁迅先生和梅兰芳博士有千载一时的机会得聚首于一堂。休士呢,不但不是我们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68.html

共找到890,4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