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并发症,由于在治疗上,以往多行牵引保守治疗,能使大部分患者达到骨折愈合,但长时期的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褥疮、泌尿道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伤残率及病死率较高。 在手术方面,采用内固定的患者,常常会并发拉力螺钉切割...
...脉搏加速的病因多为功能性的,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外因素。其产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和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 (1)生理性脉搏加速:生理性脉搏加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脉搏,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
...机制图3-49 腕舟骨的供血及骨折类型1 结节部骨折2 腰部骨折3 近端骨折二、部位与血液循环关系及愈合的影响舟骨营养血管主要从结节部和外侧中部进入。舟骨周围大部为软骨面,无骨膜附着,骨折后靠内生骨痂才能连接,骨折后损伤营养血管,近侧断端...
...骨间固定,然后缝合软组织。若软组织缺损过多,不能做直接缝合,可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在局部设计滑行皮瓣覆盖骨面,以确保骨折的愈合。滑行皮瓣遗留的创面可用游离植友覆盖。(2)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清创关闭口腔穿通伤后,由于骨缺损不能做骨间固定者,...
...个月以内,骨折有明显移位不愈合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只要术中复位满意,内固定牢靠,术后积极主动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即使术前肘关节已僵硬,手术后也能得到部分功能改善。 5、并发症 ⑴肘外翻畸形 伤后肱骨远端桡侧...
...0.3厘米至0.5厘米处进针,进针后快速注射,以瘤体颜色变苍白或浅白色为度。较大的瘤体可经多处进针,或经一处进针后再向多个方向注射,每1至4周注射1次,注射间隔依瘤体退化情况而定:退化快则间隔长,反之则短。对个别溃烂病例待其溃烂愈合脱痂后再行...
...杯口状,骺软骨盘增宽。骨软化多见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骨痛,血清钙、磷均降低。 3.维生素C缺乏症 病人亦有骨质疏松,但皮下、肌间、骨外膜可有出血点,可有剧痛并可出现假性瘫痪,骨折愈合后可出现钙化。 4.骨肉瘤 成骨不全病人骨折部分可出现大量...
...杯口状,骺软骨盘增宽。骨软化多见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骨痛,血清钙、磷均降低。 3.维生素C缺乏症 病人亦有骨质疏松,但皮下、肌间、骨外膜可有出血点,可有剧痛并可出现假性瘫痪,骨折愈合后可出现钙化。 4.骨肉瘤 成骨不全病人骨折部分可出现大量...
...和掌背侧移位予以纠正,若旋转移位未纠正,经消毒和局麻下在桡骨骨折远端桡侧旋入一枚带螺纹斯氏针,但应注意避免血管神经损伤,在C 臂监视下对抗牵引、手持斯氏针旋转复位,严密无菌包扎穿针处后石膏固定,剪短石膏外斯氏针后针尾用胶布缠绕以备骨折愈合后...
...,在骨折未坚实愈合前,尽量不要强迫支持体重。(二)有移位的骨折距骨头骨折多向背侧移位,可用手法复位,注意固定姿式于足跖屈位使远断端对隐近断端,石膏靴固定6~8周。待骨折基本连接后再逐渐矫正至踝关节90°功能位,再固定4~6周,可能达到更坚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