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荑味辛、苦,性温。主要用于治肠寄生虫病。兼有燥湿、化食的作用。由于蛔虫、绦虫等所致的面黄肌瘦、腹痛、腹胀、泄泻、低热等症,可用配大黄、鹤虱、槟榔、诃子、木香、干姜、附子、乌梅、神、麦芽等同用。 此外,芜荑还可用于心腹寒湿疼痛及冷痢等症。...
...棕榈炭简称棕炭,味苦、涩,性平。是一种收涩止血药。对衄血、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血崩等各种出血,均有收涩止血的作用。常配合侧柏叶、大蓟、小蓟、白茅根、茜草炭、丹皮炭、荷叶炭、阿胶等同用。 艾炭、棕炭常同用于止血。但艾炭暖子宫、逐寒湿、...
...味苦微寒。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创(《御览》引云:主消酒,又云明目,《大观本草》,消酒作黑字,而无明目)。生山谷。《名医》曰:生桐柏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案《广雅》云:菗蒢,地榆也。陶宏景云:叶似榆而长...
...含槲皮素的中药有柴胡、桑叶、槐角、旋覆花、山楂等,中成药有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逍遥丸、补中益气丸、桑菊感冒片、地榆槐花丸、红管药片、银柴冲剂、利胆片、龙胆泻肝丸、山楂丸、首乌片等。 槲皮素为五羟基黄酮类,分子结构中有多个酚羟基和5...
...古代所载某些药效的失实处, 也要防止继续产生新的传奇不实的药效。鸡血疗法的昙花一现,说明现代也可能出现“吹捧”起来的药效。 以上介绍了中医用药兴衰的几个方面。这几方面有时又互相影响。例如中药秦皮,汉代曾是眼科良药, 随着品种混淆现象的出现,...
...防风、乌梅肉、枳壳、阿胶、甘草(炙)、荆芥穗、黄连、生地、当归身、槐花、白术、伏龙肝,加地榆。水和丸、陈米饮下。...
...味甘、酸,无毒.止脓血,诸 ,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作金疮膏.生桐柏及腕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发良,恶麦门冬.)《本经》原文∶地榆,味苦,微寒.主妇人乳 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
...苍术(泔浸炒)三两 地榆(炒黑)一两每一两煎。一燥湿,一凉血,亦治下利之正法。然止此二味,尚未足以扶土和营也。...
...模式启示我们,在新药创制中物质资源的重要性。资源就是效率,是新药创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梁鑫淼说。 满足中医药研究的迫切需求 梁鑫淼详细介绍了本草物质组的目标、研究内容、作用和规划等,指出本草物质组是为了满足当前国家对于传统中医药研究的迫切...
...地榆(四两) 甘草(一两半) 缩砂仁(四、七枚)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