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卦:中医切脉的趣味谈_【中医宝典】

...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慰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鼻祖,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所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98.html

吴茱萸汤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时余在太原市中医研究所进修,故有先诊机。解翁皓首苍颜。形容憔悴,舌质淡,苔白滑。询知呕吐物多为清水,少有食物,手足不温,脉象弦细。一俟诊毕,即悉知病因,谓之易治。无需找余师。之所以敢夸海口者,因观其脾胃虚寒。浊气上逆诸症大显,如呕吐清水...

http://qihuangzhishu.com/115/61.htm

滑涩弦紧洪细大长短动诸脉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方歌】滑脉如珠溜不定,涩脉滞涩往来艰,弦脉端直细且劲,紧比弦粗劲且弹。来盛去衰洪脉是,细则如丝大豁然,长脉迢迢短缩缩,如豆摇摇作动看。【注】形状如珠,滑溜不定,谓之滑脉。往来滞涩,进退维艰,谓之涩脉。状如弓弦,细而端直,按且劲,谓之弦...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527.htm

时异与生活条件对脉搏的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时异与脉象。时异指在一日之中人体早晚闻顺应而所发生的一些正常生理变化。中医把人傩与外在气候的变化视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是中医特色之一。 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从大的方而讲,要适应一年四季春湿夏热秋凛冬寒的变化,脉象也因之而变化,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2.html

摸摸患者手腕中医切脉趣谈_【中医宝典】

...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慰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鼻祖,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所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82.html

脉诊断病有何奥妙_【中医宝典】

...指下难明”叹。 其实,前人为了将脉诊的问题讲明白,也采用多种方法。如取类比象法,就是以“如盘走珠”指示滑脉,以“如按琴弦”指代弦脉。综合归纳法,以浮脉为纲,包括浮脉、芤脉、濡脉等;以沉脉为纲,包括沉脉、弦脉、紧脉、实脉等。这些方法因时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50.html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医案一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跟高建忠老师初,高建忠老师即告知,中医没有舌象、脉象是绝不能开药的。但,急病人所急,高建忠老师也经常在电话中给患者开药。不过,他告诫我们,这种做法只适用于熟悉的病人,熟悉其体质和病情,否则绝不可行。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这可能是很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90.html

周仲瑛_四诊合参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候、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脉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脉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脉。脉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有二十八脉(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控涎丹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不灵。且嗜酒成癖,喜食肥甘,早餐不进,晚饭饱食,大便正常,小便黄臭,素善吐痰,或稠或稀。诊其脉,沉滑有力。沉脉主里,滑脉主痰。凭脉论症,知臂痛系痰饮所致。观其形体及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知其内湿必多,是为痰饮源也。痰饮随气升降,横行无忌,阻塞...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94.htm

留饮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指长期滞留不行的水饮。中医认为系因中焦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口渴,四肢关节酸痛,背部觉寒冷,气短,脉象沉等。如中阳不复,旧饮虽得排泄,但新饮又可再留积,故此症迁延难愈。...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191.htm

共找到544,4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