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病有何奥妙_【中医宝典】

...指下难明”叹。 其实,前人为了将诊的问题讲明白,也采用多种方法。如取类比象法,就是以“如盘走珠”指示滑脉,以“如按琴弦”指代。综合归纳法,以浮为纲,包括浮、芤脉、濡等;以沉为纲,包括沉、紧、实等。这些方法因时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50.html

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瘕,右关脾胃虚而肝木乘克;左尺肾亏精伤,右尺半产、崩漏。革相兼,历代诸医籍多无记载。考革本身已兼有浮、大、急、芤等脉象,正如《如》说:“芤而日革口”《简补义》也指出:“浮大急,则为革”。...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1.html

有可凭不可凭论_《一得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数无神.乃一旦回光返照.俗谓还阳.脉象反有起色、其实乃灯尽复明征.倘前此一手延医.岂有不知理.此古人所以必再参之于望闻问也.至于痛极而厥.细且沉.伤寒战汗.肢冷脉伏.室女经闭成干血劳.类乎胎.怪凭邪祟.必屡更.又有素常....

http://qihuangzhishu.com/829/22.htm

平病死旺象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充养,故人无胃气,其病为逆,逆则死征也。太阳至,洪大以长;少阳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至,浮大而短。此以阳气生旺开阖,而现于脉象也。太阳为开,阳气正旺,故洪大且长也;少阳为枢,阳气始生,未能调达,故乍数乍疏,乍长乍短,与上节...

http://qihuangzhishu.com/622/22.htm

中医诊法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中医脉象检测仪的研制被列入攻关课题,此期间研制出来的MX-4C和MX-5多功能脉象仪,它们不仅能检测脉象的波形、脉压力、还可以检测、贮存、打印道形态的示意图,脉波--位趋势图及脉率趋势图,这些脉象图可显示位、幅、形、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6.htm

诊脉先分别的大体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豆以和荣气,薄荷散性甚大,倘气无象,不可多用,多则辛散伤肺,更加发热。如诊肠胃热滞,拟用大黄以消热滞,倘脉象重按不实,便不可用。如其不能不用,必须用术草以辅,乃不发生下伤中气祸。如诊吐血虚热证,饮食甚少,阴液又伤,拟用补土养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22-18.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象的一种。来实大长,浮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见于阴寒积聚的病症,如症瘕、痞块、疝气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60.htm

先兆的临床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二者可互候心肾疾病,因此临证可以互参。五、脉象对疾病的凶兆意义脉象能预报疾病的凶危,早已被中医所重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精辟论述。如指出真藏的出现是五脏绝的信号,所谓真藏是指全无胃气无胃气,即脉象失却和容冲和象,变得数疾,坚搏...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9.htm

四诊合参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凭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诊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候、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脉象的分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合四时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或称“应四时”。人体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脉象有“春”、“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改变。同时,身体各部脉搏也有一些变化,春夏颈动脉的人迎稍强些,寸口稍弱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hesishi-1308.html

共找到550,4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