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如果表证脉现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这样的表证就叫表虚证。若久病见脉浮而无力,摇摇晃晃的,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
...要点是: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拨毛状,以取皮气,散刺,随病灶位取穴用针,以起消炎、消脂、祛痘痕之用。具体分为两步:一是清理。先对患者面部进行常规消毒,祛除面部白头和黑头粉刺,挤尽红色丘疹、脓疱、结节处脓血,待面部全部清理干净后,再用75%...
...目录 《接骨入骱》金疮止血散 《圣惠》金疮止血散 《千金翼》金疮止血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接骨入骱》:金疮止血散【处方】龙骨生1两,生白矾1两,熟白矾1两,生五倍子2两,熟五倍子2两,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无名异...
...(芤洪大散虚长弦濡紧革皆统于浮)浮.阳金也.指下按之不足.轻举有余.如风吹毛.如水漂木.曰浮.是阴不足.阳有余.其病在表.主风.有力表实风邪盛.无力表虚阴血亏.浮迟表冷.浮数风热.浮滑痰热.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大鼻塞.浮散劳极.浮虚伤暑...
...《家庭医药》2003年6月号 (本刊资料库) 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散,来源于明朝的《冰片20克,乙醇(70%)50毫升,共调匀成糊状,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疼痛严重者每日换药2次。直至疼痛消失止。治疗耳鼻疖据《四川中医》1992年第6期...
...【方歌】三部有力曰实脉,三部无力虚脉称,三部无力而且小,似有如无微脉名,三部无力而且大,涣漫不收散脉形。【注】浮、中、沈三部俱有力,谓之实脉。浮、中、沈三部俱无力,谓之虚脉。浮、中、沈三部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脉。浮、中、沈三部...
...□ 于文涛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史奎竹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 苏某,男,35岁。2008年9月2日初诊。患下肢皮肤瘙痒10余年,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春秋天气变化时加重,下肢内侧皮肤可见散在红色粟米状疱疹,肤色潮红,伴有抓痕,渗出、脱屑,局部...
...体象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主病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见散,怔忡不寐。右寸见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有溢饮。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左尺见散,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按】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
...宣肺汤 阳旦汤 阳毒升麻汤 养阴驱邪汤 银翘散 银翘辛夷汤 薏苡仁酒 永安止痒汤 越婢加半夏汤 越婢汤 玉女煎 玉屏风散 猪苓汤 紫苏散 方剂主治:脉浮 败毒散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 白头翁汤 半夏泻心汤 参赭镇气汤 草果饮 柴葛解肌汤 ...
...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圆者,圆翳也。冰者,冰翳也。滑者,滑翳也。涩者,涩翳也。浮者,浮翳也。沉者,沉翳也,又名深翳。横者,横翳也,又名剑脊翳,散者,散翳也。偃者,偃月翳也。黄心者,白翳黄心翳也。黑水者,黑水凝翳,亦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