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术语。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与道德修养。见《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惔,所以养性也。”道家与道教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又为养生的别称。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即为养生专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950.htm

《医经溯洄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履撰于1368年。全书共23篇,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故名《医经溯洄集》。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着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8.htm

《医经溯洄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履撰于1368年。全书共23篇,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故名《医经溯洄集》。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着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00.htm

剥极则复的解释_剥极则复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http://hanwen360.com/cy/102724.html

十二经之海(经脉之海)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冲脉的别称(《灵枢.海论》)。因为冲脉的循行和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联系最密切。肾是人体先天的根本,胃是人体后天的根本,因此在冲脉里兼有人体先、后天的元气,所以被称为“十二经之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28.htm

两感_时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阴阳两经表里同病,又称“伤寒两感”。如既有太阳经表证的发热、头痛,同时又有少阴经里证的神倦、肢冷、脉微。“重感”的别称,即重复感受两种病邪。如脏腑本有积热之邪在内,又再外感风寒,出现表里同病的证候。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lianggan-1074.html

流火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流火指发于小腿部的“丹毒”,由湿火下流而成。 【流火】 指发于小腿部的“丹毒”,由湿火下流而成。“风痹“”别称。因其痛无定处,故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347.html

抽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手足频频伸缩抽掣之证。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98.htm

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骨节空隙处。多用于命名骨骼孔隙上的穴位。②髋的别称。③尻骨。即骶骨。也叫“八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46.htm

药品标准物质_《中药法规》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准确性、量值溯源、稳定性及分装与包装条件等资料进行全面技术审核,并作出可否作为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结论。...

http://qihuangzhishu.com/482/19.htm

共找到368,7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