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并提,内容翔实,多为经验之谈。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为中医诊病、...
...目录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复方雷榧丸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复方雷榧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复方雷榧丸【处方】生雷丸末30克 榧子仁30克 苍术15克 白术15克 皂矾15克【制法】共细末,水泛小丸,如...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绪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等;中篇为常用的养生...
...(原名龙城书院)学习新学。尝从苏州名医马培之学医。1901年肄业于东吴大学。1905年任教于两广优等师范学校,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书。历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总会附设中医大学校长;又曾任上海市国医公会、...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
...1.卷一中每条语摘均标明出处,并附按语。2.卷二中每条后加按。3.为便于论述清楚,卷二各条采用西医病名,症状描述亦多用西医术语。4.卷二中各条的治疗以内服方为主,目的在于论述眼病辨证、辨病论治的规律。为突出本书中医特色,有关西医治疗方面的...
...学习中医养生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
...任职,并主持中医研究院编审工作,曾参与九种教材的编写与审订。 余氏是近代兼通中西之学者,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善采中西之长,以汇通中西为己任。并宗仲景学说,认为“中国医学之骨干及精髓端在医经。”著有《伤寒论新义》作序曰:“折衷诸家...
...金明渊,男,(1917年—),汉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金明渊幼承家学,侍诊祖父金百川,父亲金养田。1935年卒业,并领到中医证书和开业执照,悬壶沪上。1951年在华东卫生部中医处任职,1954年后先后在华东医院、上海市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