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钦二帝被掠,北宋灭亡。滋宗九子康王赵构渡江移都于临安(今杭州),亦经九帝,至1279年为蒙古人所灭,史称南宋。两宋共计319年。 宋朝实行中央集权,赵匡胤即位初期,一方面用计谋令部下交出军权,由他统一掌握,另一方面着重文治,在国家职能...
...这样的宣传? 何裕民:把《东医宝鉴》说成“总结韩医学精华的著作”这样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道理很简单,因为朝鲜时代根本没有“韩医学”这样的提法。朝鲜在历史上一度是中国的附属国,文化上也一直推崇汉文化,中医传入朝鲜半岛后一直被称作“汉方”或“...
...的意义,从而对后世医家,尤其对其传人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及其子张壁的医学创新思想和“易水学派”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所倡导的主要学术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倡脏腑辨证学说。 张元素受《内经》、《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得到较完整的...
...内经》之旨相合者,颇少。惟我朝名医辈出,如喻嘉言、徐灵胎、高士宗、张隐庵、陈修园、黄元御诸公,皆远宗歧黄,近法仲景,其著作洵远迈前贤矣。六子所论脏腑经络,六气五行之理,均足发挥《内经》诸书。惟徐灵胎之《医学源流论》,尤爽快警辟。黄元御之《...
...,在书局创办初期即广泛征集前贤著作医稿,着手编辑刊印。{3}中医药期刊的创办为了维护和发展祖国医学,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界有识之士相继创办了一些刊物.自1908年至1949年总计,创办的中医药期刊(目前尚存)约有260余种。中医药...
...中药学的发展近百年来,在西医学大量传入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冲击和歧视。由于中药治病疗效显著,它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得到较大的发展。一、古本草著作的整理研究《神农本草经》的辑佚顾观光于道光24年(...
...医方著作。三十六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14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编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残本,仅存目录下、卷十二、三十、卷三十四,共四卷。内容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书中所用病名、症状名及药名除直接...
...医方著作。三十六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14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编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残本,仅存目录下、卷十二、三十、卷三十四,共四卷。内容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书中所用病名、症状名及药名除直接...
...归国,至莎车定居,从事宗教和医疗卫生事业,医治穷人,并用突厥语写成了《代斯吐肉勒依拉吉》(《治疗指南》)一书,接着又写成《花园受灾》,也是一部医学著作。这些著作是他一生智慧结晶,流芳百世。 又有拜德尔丁·苏皮阿訇(生卒不详),是18~19世纪...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著作,虽然徵引了《内经》、仲景等书,但言脉部分是以脉言病的(1—6卷),《脉经》以脉为中心列出病证,这对理解脉是必需的,但只列病证而不是或者说是不包括用辩证为观点和方法去“平脉辩证”。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