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述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五卷。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27年。作者在研究其父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的基础上,参考各家学说,针对伤寒论中所述病情、病机予以重点剖析,以补伤寒论辑义不足。此书刊行后,于1851年作者又撰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6.htm

伤寒论述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五卷。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27年。作者在研究其父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的基础上,参考各家学说,针对伤寒论中所述病情、病机予以重点剖析,以补伤寒论辑义不足。此书刊行后,于1851年作者又撰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6.htm

简介_傅青主男科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即可以反映出来。到宋代,杨仁斋着直指方始将痰与饮明确区分,认为“痰之于饮,其由自别,其状亦殊,痰质稠粘,饮为清水。”之后,痰证学说代有发展。金元时,王隐君创“顽痰怪症”,史载有“痰生百病”论,刘、张、李、朱四大家亦各有见地。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64/1.htm

衰老机制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肾气衰,发堕齿槁”。中医十分重视肾精耗竭与衰老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矣。”主要机制在于气化功能的减弱和导致全身阴阳的失调,从而使体内脏腑精气神失却平衡,终于从精衰发展为气衰,最后导致神衰、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13-1.html

啜药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医喉科学讲义啜药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喉科学讲义:啜药散【处方】川贝母3钱,竹蜂10只,黄柏3钱,甘草1钱,王瓜霜5分,人中白5分,土牛膝根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后,加牛黄末1钱,冰片末5分,同研匀,用樽装妥...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uoyaosan.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时也已产生。如左传·哀公九年云:“水胜火”(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云:“火胜金”(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可以为证。战国时期五行学说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五行所的概念。吕氏春秋·应同所载邹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抱阳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见眼科龙木论。抱阳廓有学说:①即医宗金鉴·眼科心主要诀认为:“抱阳廓即火廓,火廓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依附于阳”,故名。②张氏医通卷八认为:“命门府为火廓,又名抱阳廓。”③...

http://qihuangzhishu.com/166/429.htm

近代中医发展缓慢的方法论原因分析_【中医宝典】

...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到了近代却发展缓慢,最终导致落后了?1.近代中医发展缓慢了 回顾中医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从春秋战国“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到医和的“六气致病”,从西汉“马王堆医书”到东汉的医林改错中已经明确提出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9.html

七情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一、七情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的病机理论是形神统一的理论,形病神必病,心神为形体的主导,即中医强调精神活动是主宰一切的。如灵枢·本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中医对心理病机的论述是以情志学说为概括的。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28/60.htm

清代前中期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学说,发展了“寒症”,“强敌对抗般的寒热相抗症”“野牛回击般的寒热相互倒变”等专章,讨论寒热学说,这是蒙医临床中辨证的总纲。从诊断学上,蒙医以望、问、触(切)种诊法为主。十八世纪还出现内蒙古察哈尔盟罗布桑苏勒脉诊概要,就是论述脉诊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6.htm

共找到686,7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