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出自:《墨子》) 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
... 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
...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
...伏邪学说始自晋·王叔和的《注解伤寒论》影响。当时医疗实践中客观上伤寒学说深入人心和医家主观上重寒轻温,将温病的病因归于寒邪,但用寒邪不能直接解释温病,于是设想是冬季感受寒邪,伏藏体内,过时化热而成温病。二是上溯《内经》找理论根据。如“冬伤...
...以“运气七篇”(指王冰次注本《黄帝内经素问》中卷十九至二十二中的七篇论述运气学说的专著)为标志的五运六气学说,虽然形成的时代较早,但在唐代以前它却是罕为人知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影响。直到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王冰将“运气七篇”补入...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
...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称治则学说。《黄帝内经》对治疗法则是颇有研究的,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概括: 1.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
...研究、自学应用的程度。“五运六气”、“天人相应”等学说总结了人与天相应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调理人与天的相应关系以防治疾病的法则,并把它贯彻到养生、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各个环节,成为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现代科学揭示了人(及其健康与...
...良医。这里的“工”字,不仅指医家,而且还包含有熟练的意思。中医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病机气立”等均已成为医家之至论。一部《内经》从阐述天之五运六气、阴阳应象,到人之四气调神、生气通天,...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阴与阳的矛盾,且处在统一体中。《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认为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把阴阳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汉代以后,阴阳学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