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保健防病悠久历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对促进针灸预防学形成,丰富现代预防学内容,造福全人类,都将功德无量。 古代概况 最早记载针灸预防古籍文献,是黄帝内经。它既提出了针灸防病思想“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4.html

针灸按摩_【中医宝典】

...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了。我国最早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借早已亡佚。但在现存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19.html

程莘农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等国外针灸医师资格考试蓝本。 中国针灸学概要书影 中国针灸学英文本书影 四、 学术特点与成就 (一)临床特色 程氏数十年潜心研究,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0.html

针灸铜人怎样炼成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意识到只有制定一个新的针灸国家标准,才能杜绝误诊发生。1023年,宋仁宗颁布诏令对针灸医学专著重新进行校对整理。公元1026年,宋代著名医学家王惟一开始组织校订古代针灸学著作。不久,他就完成了新的针灸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91.html

十二动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动脉搏动处。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据针灸甲乙所载各动脉应手处穴位是: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经渠;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手厥阴心包;劳宫;手阳明大肠经:合谷、阳溪、五里;手太阳小肠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69.htm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其中“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即刺皮肤;“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即刺肌肉,等等。 精义对五体针法作了较全面而且细致介绍,与之相配合,第七章“十四腧穴、经外奇穴主治与刺灸法”,将全身各穴逐系统罗列成表,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19.html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医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丘浚著述

...﹐还曾纂有多种节本或述要行世。如明凌迪知大学衍义补精华十七卷﹑胡世宁读大学衍义虞见二卷﹑清陈弘谋大学衍义补辑要十二卷等。 重刊明堂经络前图重刊明堂经络后图,是丘浚仿照宋代针灸医家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样本,详加考订...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808.html

水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穴名。出针灸甲乙。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在天枢下五寸(针灸甲乙);天枢下四寸(针灸聚英);“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布有肋下神经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小腹胀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93/625.htm

气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穴名。出针灸甲乙。属足阳明胃经。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袢肌支及颈前静脉,深层为颈总动脉。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急,咳嗽,气喘,瘿瘤,瘰疬等。直刺0.3-0.5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32.htm

共找到1,176,9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