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大寒,味辛甘,无毒,气味俱薄,沉也,阴也。足阳明经药也。阳明主肌肉,惟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惟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止头疼。故风邪伤阳,寒邪伤阴,总解肌表甚捷。任胃热多食,胃热不食,并泻胃火极灵。不时食积痰火殊效。虽有胃脘痛甚...
...气温,味辛,无毒。佐黄芩、为安胎之妙剂也。治一切霍乱吐泻,心腹绞痛,正以温辛能止疼行气故耳。又于止痢药中用之,亦取此意。以益智人参为使则入脾,以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以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膀胱肾,以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虽然,其性温辛,用之者...
...黄药子(宋《开宝》)【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释名】木药子(《纲目》)、大苦(《纲目》)、赤药(《图经》)、红药子。时珍曰︰按︰沈括《笔谈》云︰本草甘草注,引郭璞注《尔雅》云︰,大苦者,云即甘草也。蔓生,叶似薄荷而色青黄,茎赤有节,【集解】...
...喉科著作。又名《喉科枕秘》。二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鉴编。刊于1868年。卷一为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喉症图形(72种喉病的图形及针刺、外吹、内服等方药疗法)。卷二收载应用良方、秘方吹药。末附针刺各法、要穴图及附方等。...
...喉科著作。又名《喉科枕秘》。二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鉴编。刊于1868年。卷一为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喉症图形(72种喉病的图形及针刺、外吹、内服等方药疗法)。卷二收载应用良方、秘方吹药。末附针刺各法、要穴图及附方等。...
...从膀胱经出也。与破故纸同用,治血崩大有奇功。与生蜂蜜同用,敷口疮极有神效。又治上焦实热,多制为良,取其缓也。中焦实热,单制为良,取其缓在中也。下焦实热,不制为良,取其速下也。或佐以三焦之药,亦无不可。...
...气热,味大辛,属金与土,入手足太阴经药也。惟其气温,故能温中补脾。又言下气者,盖以脾得补而善运化,其气自下,非若香附陈皮之快泄也。惟其味辛,故能散肺中滞气,除膈上吐逆,消谷食,开腹胀。合气与味,又能止泄。大都温能补脾,辛能散滞,脾得温以补...
...《嘉佑本草》)二十卷,于嘉佑五年成书,共收药物1082种,其中新补药82种,新定药17种。掌氏兼擅地理,参与编修《皇佑方域图志》、《地理新书》,着《郡国手鉴》等。...
...宋苏颂) 《日华本草》一种(宋人大明) 《证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 《本草补遗》一种李时珍)【附注】魏李当之《药录》 《吴普本草》 宋雷 《炮炙》 齐徐之才《药对》 唐甄权《药性》 孙思邈《千金》 唐孟诜《食疗》 杨损之《删繁》 萧炳《...
...清代医家。一作宝鉴,字保三。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精研医经,留心喉科。同治年间得《焦氏喉科枕秘》一书,见其针药并施,症图并茂,乃为之编订,并予刊印(1868年)。又增删刊刻华岳《急救霍乱方》。另辑有《烂喉(疒丹)痧辑要》一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