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赵公长孙无忌奏别敕长流,以为永例。后赵公犯事,敕长流岭南,至死不复回,此亦为法之弊。(出《朝野佥载》)唐朝时赵公长孙无忌奏请皇上,制定长期流放制,敕令以此为永久的法例。后来赵公犯了事,下敕长期流放岭南,到死也没有回来,这也是制定法令的弊端。...
...序六首 帝王世次图序 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谓显人矣。而后世犹失其传者,岂非以其远也哉?是故君子之学,不穷远以为能,而阙其不知,慎所传以惑世也。 方孔子时,周衰学废,先王之道不明,而异端之说并起。孔子患之,乃修正《诗》、《书...
...造行经一卷。 举钵经一卷。 心本净经一卷。 溥首童真经一卷(或作普首) 无吾我经下六部六卷并出普超三昧经。 布施度无极经一卷(出第一卷) 菩萨为鱼王经一卷(出第一卷) 干夷王经一卷(出第一卷) 仙叹经一卷(出第一卷) 波耶王经一卷(出第二卷...
...有译有本。二有译无本。三支派别行。四删略繁重。五拾遗补阙。六疑惑再详。七伪邪乱正。就七门中二乘区别三藏殊科。具悉委由兼明部偶。 总录分为十卷。起第一尽第十(此粗显纲条若一一具明在第十卷内) 第一卷(汉魏二代缁素译人所出经戒羯磨等及新旧失译并...
...外,非铜非铅;以念念不忘为项,不解不缚;以了了常知为腹,不方不圆。 到希领取,如不肯承当,却以见还。 (谢鲁元翰。) ○辟谷说洛下有洞穴,深不可测。 有人堕其中不能出,饥甚,见龟蛇无数,每旦辄引首东望,吸初日光咽之,其人亦随其所向,效之不已...
...卷。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第一译) 右一经。与大般若第六会。同本异译。 上二经十一卷同帙。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或一卷二十一纸)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译(第一译) 右一经。亦名文殊般若波罗蜜经。初文无十重光。后文有一行三昧...
...钱引务朱记。淳熙十六年,铸建康榷货务中门大门之记。凡内外官有请于朝,则铸给焉。用木者,易之以铜。 符券。唐有银牌,发驿遣使,则门下省给之。其制,阔一寸半,长五寸,面刻隶字曰“敕走马银牌”,凡五字。首为窍,贯以韦带。其后罢之。宋初,令枢密院给券,...
...几次是失掉了原文的精彩的。孙先生第一首译诗《帆》原文是: (原文从略——编者。) 按着我的意思应当译为(曾刊登于《语丝》第五卷第三期): 孤独发白的船帆, 在云雾中蔚蓝色的大海里…… 他到很远的境域去寻找些什么? 他在故土里留弃着什么? ...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