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宣肃治咳中的运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遇湿热咳嗽,口黏、口苦、口中异味,苔黄腻,胸闷不舒者,应重视宣达肺气,切不可一味清利肃降,可选吴鞠通之宣痹汤及伤寒论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宣化利湿、利于肺气肃降,则咳嗽易于控制矣。 具体运用肃肺时,由于肺气宣降作用是对立统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71.html

张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代医家。号云岐子,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为张元素之子,其研究颇为精当,系以内经脉经为本,参以仲景及后世诸家论,并阐以己见,着成云岐子,以七表八里九道为纲,论述各之主证及方治。尚有伤寒保命集(又称云岐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02.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一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其中不少著作内容进行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迎口诊补证杨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诊法补证诊骨篇补证诊筋篇补证营卫运行杨注补证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1.html

郦道元著作历程

...郦道元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不少精确详细地图。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一名著。水经注共...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096.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徐春甫古今医统)。由此可以深感中医诊治中的重要性。然而,中医现状,正如陈先生所言:“由于受西化思维影响,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西化,忽视甚至遗弃中医四诊,反而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诊脉述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中医历史-原始社会医疗活动(2)_【中医宝典】

...编著医药经方,才有传世本草素问等书。因此,后世将中医学称为“歧黄之学”,从事中医业者为“歧黄传人”。 雷公,相传是黄帝之臣,善医,精于针术。黄帝和雷公共论医药而创立医学。内经中的某些篇章就是以黄帝与雷公论医药问答形式写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35.html

长沙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27.htm

长沙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77.htm

临床重要性_【中医宝典】

...,二竖无膏肓之循也”境界为期不远。 关于中医四诊中的地位,时珍有四诊之末之言,而徐灵胎竟说:“病之名有万,而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无不可见,何能诊脉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从四诊之末到否定地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0.html

迟疾短长杂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即胸满短气。上部有,下部无,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下部有,虽困无所苦。夫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太素细作滑),涩则心痛。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3-13.html

共找到1,104,1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