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使自得之。似深得老子之旨,而实以佛解老。焦竑因之而有读老子至“出生入死”,大悟游戏死生之说。吁!亦诬矣!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马叙伦曰范“故”作“哉”,柰卷及文选有所思行注引“故”下有“哉”字。范曰“夫何哉”,韩非古本同。 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6.html

第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扶拜反。’皮拜音同。‘排橐’,亦见淮南子本经训高注)。‘排’字正汉记同,岂唐时王注固有两本乎?”(今本王注不分、德二经,释文本异。又释法琳辩正论引“法地地法天”注,今本不同,亦唐时王注有别本之证。)又乐钥之说,成玄英“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第四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名身熟亲?身货熟多?得亡熟病? 谦之案“熟”,各本作“孰”,“孰”,“熟”古通用。“亡”字,李道纯、张嗣成作“失”,马叙伦曰“后人妄改也,亡病韵。”“孰多”之“多”训重。奚侗曰‘多,重也。’谊为‘重叠’之重,引申可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0.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五评析

...老子在这一里揭示了老百姓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剥削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第四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谦之案傅、范本二“日”上并有“者”字。范曰“傅奕、严遵古本有‘者’字。”按今怡兰堂校刊严本无。“为学日益”二十“绝学无忧”,皆指学礼而言。庄子知北游篇“礼者,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者日损。’”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4.html

第四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反者之动,弱者之用。 谦之案碑本“昔之得一者”止“有生于无”句为一。严遵本上章相连,同此石。又宋赵志坚疏义“反”作“返”。又案“反”,复也,此易义也。易复彖曰“反复其,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杂卦传曰“复,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6.html

第七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例。老子“制惑”“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斲手韵。吕氏春秋贵可篇“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淮南林训略同。是“斲”之本音当“斗”同,竹角切者,其转音也。 右景龙碑本五十五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0.html

半壁江山一纸书-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汉文帝心目中深恶痛绝的,赵佗所说的也是事实。 接着“老夫处越四十九年”,暗示我是你父亲刘邦同时起来革命的,现在统治两广四十九年了,“今抱孙焉”,我孙子都很大了。可是,我这大把年纪,还要训练部队,准备作战,“夙兴夜寐”,睡也睡不好,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3.html

第五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史记酷吏列传、后汉书东夷传引并作“法令”。“物”字盖涉上文“奇物”二字而误。“法令滋彰”“上食税之多”,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均可代表老子之政治主张,非仅反对珍好之物而已。又“彰”,傅、范作“”,范下有“而”字,赘。 故圣人云“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